巴南:24小时智能预警 数字赋能群众安全取暖过冬

现场检查冬季取暖安全。巴南区应急管理局供图
12月31日,巴南区发布了冬季取暖安全防范工作的相关情况。今年以来,全区未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目前已引导群众自觉安装一氧化碳报警仪和门窗限位器6200余台,实现24小时智能预警监测,累计探测告警2600余次,闭环处置率由不足40%提升至100%,实现守护对象安全事故“零”发生。
当前正处于岁末年初阶段,各类生产经营活动旺盛,节庆活动逐步增多,同时,随着冰冻雨雪灾害天气增多,各类风险因素叠加,给全区安全生产工作带来潜在风险。
巴南区应急管理局政治处主任王勇表示,全区严格落实包保责任,督促各镇街成立工作小组,建立并落实驻村工作组包村社,村社干部包社,网格员或社长包户的包保责任制,全力防范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发生。依托“141”网格体系,压实基层网格责任,对重点区域开展入户宣传,做到家喻户晓,切实提高广大群众安全防范意识。
现场检查冬季取暖安全。巴南区应急管理局供图
按照“镇不漏村、村不漏户”的原则,特别是在偏远农村住宅、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地区,盯紧守牢孤寡老人、独居户、残疾人、留守儿童等重点人群,开展全覆盖式入户摸排1.9万人。在逐户排查基础上,各镇街对使用炭火、燃气等取暖用户专门建立台账,对480处隐患现场劝导、督促居民群众及时落实防范措施。
为确保人民群众安全温暖过冬,防范事故发生,巴南区用数字赋能控制事故,一方面,消防、卫健、城市治理等部门进一步深化独居老人安全守护“一件事”应用,以安装的6200余套一氧化碳报警器、火灾烟感器、燃气报警器等感知设备为依托,实现24小时智能预警监测。截至目前,该应用累计探测告警2600余次。镇街任务事件平均处置时长由90分钟压减至38分钟,闭环处置率由不足40%提升至100%,
巴南区应急局在重点区域开展入户宣传,科普防范一氧化碳中毒的基本措施,提醒市民保持室内通风、减少烧炭取暖、定期检修取暖设备。在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时,应立即将患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任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网专稿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成绩单”出炉
- 人民网重庆12月31日电 (刘政宁、周小平)近日,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会同四川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研究院、四川省县域经济研究中心联合发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指数报告(2023—2024年)》(以下简称指数报告)。指数报告显示,2023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指数为127.3,较上年提高14.1个点,9个分指数全部实现正增长,区域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的势头愈发强劲。…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