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校牵手 博物启智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与矿山坡小学共建“趣”博物馆

12月30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矿山坡小学‘趣’博物馆”在重庆市沙坪坝区矿山坡小学校揭牌,该馆是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建成的第一座校园博物馆,双方将携手共创馆校共建新模式、新路径。
揭牌仪式。郭思云摄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是一座集巴渝文化、三峡文化、抗战文化、移民文化和城市文化等为特色的历史艺术类综合性博物馆,作为展示三峡文明的专题博物馆,是中华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的重要载体。
如何让博物馆与中小学教育结合?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韩小雨在致辞中表示,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科普研学资源丰富,研学课程多样,科普研学课程团队业务精湛,与矿山坡小学合作打造“趣”博物馆,将有效促进博物馆资源与学校课堂教学相结合,让博物馆资源变成学生们生动的历史课堂、有趣的知识殿堂。
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韩小雨致辞。郭思云摄
韩小雨表示,一直以来,沙坪坝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大力推进博物馆建设,以更开放包容的形式让城市文脉得以延续,让城市文化基因得以传承。期待通过本次合作,让博物进课堂、文物图片展、数字博物馆等方式将丰富的文化资源引入校园让师生触摸文化脉搏,感知文明记忆,将校园博物馆建设成为学生了解历史、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平台。
据悉,该校园博物馆展示了虎钮于、鸟形尊、何朝宗观音像等系列三峡文化、巴渝文化的艺术瑰宝。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公众教育与服务部主任邱晓玲表示,未来,双方将继续以实践教育基地建设为牵引,定期对趣博物馆的展览进行调整,同时会将三峡博物馆优秀的展览定期送到沙坪坝矿山坡小学,到校开展教育活动,无偿将“数字博物馆”等馆藏资源用于矿山坡小学日常教学。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公众教育与服务部主任邱晓玲致辞。郭思云摄
品味巴渝大地悠悠历史,领略三峡的独特风采,感受沙磁文化的深厚底蕴,当天签约仪式后,与会嘉宾参观了“趣”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神秘的巴国》展览区、矿山坡小学香樟课程展示区,聆听了“文物课堂——走进三峡博物馆”。学生们化身小小讲解员,为嘉宾讲述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展示学习课程的收获与成长。
学子们在“趣”博物馆观摩文物。郭思云摄
据了解,近年来,矿山坡小学秉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拓宽“大思政课”育人实践广度,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形象化、生动化的教育体验。此次“趣”博物馆建设,不仅为学生架起一座探索历史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桥梁,也为博物馆与学校深化合作开辟了新范式,共同探索课堂内外融合的协同育人新路径,使思政教育更加生动具体,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青少年贡献力量。(林果、实习生梁雨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