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政务

《重庆市土地管理条例》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2025年01月02日20:27 |
小字号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消息,《重庆市土地管理条例》(下称《条例》)于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以加强土地管理为主线,重点从国土空间规划、耕地保护、土地转用与征收、建设用地管理、宅基地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为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提供法治保障。

强化土地监督管理。一是推动各级政府依法履职。对于市区两级政府、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的职能职责进行了细化。二是划定各主管部门的职责。明确规划自然资源、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在土地管理中的职责。三是各方参与形成工作合力。要求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土地管理相关工作。

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一是明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要求。二是确定国土空间规划层级。国土空间规划包括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三是为编制各类规划提供数据支撑。

织密耕地保护“制度网”。一是建立健全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制度。市区两级政府应当将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落实情况纳入对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下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的考核评价内容。二是严格落实耕地用途管制制度。按照国家规定加强耕地种植用途管控,落实耕地利用优先序。三是加强对永久基本农田的保护。明确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的程序,禁止擅自调整永久基本农田。四是切实推动土地复垦。明确依法承担复垦义务的情形、主体和流程,并要求复垦后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严格土地转用与征收。一是明确办理各类审批手续的情形。二是细化各类用地情形,并明确相关程序。三是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规范征地程序,明确听取各方意见后,最终确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落实安置补偿,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房屋、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

细化建设用地管理规定。一是明确取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方式以及程序。二是规范临时用地情形以及时限。用地期限一般不超过二年,建设周期较长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使用的临时用地,期限不超过四年。三是有效处置和充分利用闲置土地。

规范宅基地管理。一是保障农村村民户有所居。要求市区两级政府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安排建设用地指标,合理保障本行政区域农村村民宅基地需求。二是明确宅基地申请标准和程序。三是依法处置农村住房“建新未拆旧”。

《条例》的实施将切实保护耕地,保障粮食安全。比如,为了切实保护耕地,增加耕作层土壤厚度、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条例规定区级政府应当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方案。非农业建设依法占用耕地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编制的方案实施耕作层土壤剥离。

此外,《条例》还将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土地制度支撑,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和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条例规定了地上、地下空间使用权,城市更新项目的供地规则。根据不同类型的城市更新项目,可以采取协议出让、带方案招拍挂、划拨等方式供应,为城市更新项目用地提供保障。

来源: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责编:陈易、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