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人民日报记者遍神州

重庆柚子龟传统制作技艺

2025年02月17日09:00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2024年6月8日第六版报道《重庆酉阳县推动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古村寨涌动新活力》中提到,白友谊在码头上递给记者手工制作的土家火种包“柚子龟”。近日有读者询问:“柚子龟”是什么?是如何制作的?有怎样的寓意?

  

  柚子龟,顾名思义,就是柚子做的乌龟,其实是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土家人发明的一种独具特色的防潮火种包。为了便于储存火种,土家人把柚子掏空风干,捏成乌龟的形状随身携带,其中放置火石、火镰、火草等取火工具。柚子龟取材方便、易于塑形、能防虫蛀、实用美观,在曾经交通不便、封闭偏远的土家山寨,是当地人必备的日常生活用品。

  柚子龟的制作工序相当漫长,前后需要几个月的时间。选材上,柚子的大小长度形状都要合适,表皮一定要光滑,不能有任何被虫子咬过的痕迹。接着,把里面的瓤全部掏空,再通过把玩、捶打,让青涩坚硬的柚子皮尽快软化,变得像一个可以随意揉捏的面团,就可以开始塑形了。初具雏形后,把它们拿到太阳下晾晒,等到柚子皮的颜色由青转黄,就进行刻花。

  柚子龟外形美观,同时具有平安、健康的美好寓意。2016年,柚子龟传统制作技艺入选重庆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柚子龟观赏收藏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过实用功能,被当地开发成为一种特色旅游产品,受到广大游客的喜爱。

  (本报记者姜峰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5年02月17日 16 版)

《 人民日报 》( 2025年02月17日 16 版)

(责编:秦洁、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