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批“清华学子江津行”社会实践活动举行

近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11名在读硕士、博士走进重庆江津,开展第三批“清华学子江津行”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期间,清华学子深入江津经济社会发展一线,全方位感知江津的活力脉动。在西部(重庆)科学城江津片区,实地探访晶帆光电、润通科技等智能制造企业,沉浸式体验团结湖数字经济产业园的科创实力。在重庆枢纽港产业园,实地调研小南垭物流中心、国际物流枢纽展示中心等开放平台,近距离感受现代化新重庆枢纽之城的开放动能。
2月15日,清华学子赴江津中学、江津二中开展主题宣讲,为400余名高三学子带来特别的“新春第一课”。人工智能专业戴毅恒以“AI赋能未来产业”为主题,解密人工智能技术如何重塑产业格局;精密仪器专业唐麒杰结合科研实践,分享“光学的创新应用”。这场跨越高校与中学的“思想碰撞”,既为高三学子打开认识前沿科技的窗口,更为校地人才共育架起桥梁。
自江津区与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签署《粤港澳大湾区人才交流合作协议》以来,“清华学子江津行”校地协同育才品牌已步入第三个年头,成为双方合作的重要实践成果。通过建立联合项目攻关、定向培养人才等长效机制,双方持续深化校地合作内涵,推动高校智力资源与地方产业需求精准对接,进一步打通人才共育、资源共享的“快车道”。
“青年人才是城市发展的生力军。当前,江津正以最大诚意为青年人才搭建舞台,以最优政策厚植人才沃土,以最好服务为人才创新创业保驾护航。”江津区委人才办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江津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战略机遇,深入实施“津鹰计划”。区委书记连续四年向海内外青年发出“求贤令”,人才“磁吸效应”持续增强,2024年引进优秀青年人才483名,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产业集群输送创新动能。
江津正深化与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重庆大学等高校的战略合作,着力构建校地协同创新联合体,通过创新“科技副总”“金融顾问”等柔性引才机制,推动产学研融合与成果转化。江津,正诚邀更多青年英才成为现代化新江津建设的“城市合伙人”,共同谱写校地共荣、产才共兴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但柯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