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南:多方联动 守护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与家庭和谐

“别怕,有我们在。”2月中旬,巴南区花溪街道妇联联合专业心理咨询师,为女孩小月(化名)开展了一对一心理咨询,希望以此缓解小月曾差点被父母遗弃而造成的心理伤害,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1月13日,花溪街道收到社区关于“未成年女孩小月再次被母亲赶出家门存在风险隐患”的预警信息,街道多岗位迅速联动,当晚会同派出所民警,分别对女孩的亲生父母进行思想疏导和法治教育。
“我们一起来想办法解决问题。”工作人员的话语,让女孩母亲逐渐打开心扉。经了解,女孩父母已离异,法院判决女孩由母亲抚养,父亲需按月支付抚养费。然而,父亲长期不支付抚养费,导致母亲重组家庭矛盾激化,欲将小月遗弃。
“孩子是无辜的,无论如何不能采取遗弃方式索要抚养费。”工作人员严肃指出女孩母亲遗弃行为的违法性和对孩子的伤害,并告知小月的父亲已违反法院判决,需承担法律责任。
经多次调解,女孩父母仍僵持不下,不愿接纳女孩。街道将女孩临时安顿在社区办公室,安排专人照顾,并为她准备了书籍和玩具,让她在陌生的环境中感受到关爱。
同时对女孩父母采取因案施策、多管齐下的措施。一方面,街道联合区妇联、区公安分局等部门,多次对女孩的生父母教育指导,严厉批评二人未正确履行监护人职责的行为,告诫他们必须积极履行抚养义务。另一方面,街道在多次释法说理无效的情况下,巴南区委政法委、区妇联分别函商协调彭水县法院,优先启动对女孩父亲的强制执行流程,确保抚养费得到落实。
“感谢部门和街道、社区都在帮忙落实抚养费,以后我会好好抚养孩子的。”女孩母亲说。
为确保未成年人得到全方位呵护,花溪街道不仅着眼事件的处置,还保持长期跟进。目前,女孩已随其母亲生活,并在街道的帮助下,顺利办理转学就近入学。同时,街道工作人员反复上门,时刻关注女孩的心理状态,安排心理咨询师为她进行定期跟踪心理疏导服务,缓解她的焦虑和不安,用行动让女孩感受到,她并非孤身一人。街道、社区也将持续关注其成长环境,助力心理健康与家庭和谐发展。(巴南区花溪街道)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