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溪:党员冬训蓄动能 振兴引擎添火力

“黄精喜阴,种植时要选背阴坡地,土壤要疏松透气……”近日,在巫溪县双阳乡白果村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党员致富带头人郑龙奎正手把手向30余名村民传授黄精种植技术。这场开在田间地头的“冬训课堂”,让参训党员既掌握了实用技能,又对中药材产业发展充满信心。
自2024年12月启动党员冬训以来,巫溪县组织全县1.2万名村(社区)党员开展理论铸魂、产业赋能、服务暖心三大行动,将冬训课堂延伸至田间院坝、产业基地、应急一线,推动党员教育走深走实,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归雁添智 激活振兴新动能
春节前夕,凤凰镇返乡流动党员座谈会上,一场特别的“引凤还巢”行动火热展开。在浙江杭州从事电商运营的向海军,现场为家乡优质沃柑“带货”支招:“家乡沃柑品质过硬,建议建立溯源体系,打造区域公共品牌。”他的“金点子”当即被纳入镇经济发展板块年度计划。
巫溪县紧抓流动党员集中返乡契机,通过走访慰问,更新充实乡村振兴人才库,组织召开返乡人士座谈会,引导流动党员分享创业经验,收集发展建议,促进返乡投资创业,激发“归雁效应”。文峰镇开展“家乡发展金点子”征集活动,收集产业发展建议47条;塘坊镇创新“结对互助”机制,促成17个技术帮扶对子。冬训期间,全县摸排更新“名人”“能人”“匠人”台账600余份,28名流动党员签订返乡创业意向书,13个农特产品通过新渠道打开销路。
鸿雁育才 锻造产业生力军
在兰英乡西安村的中药材种植基地,5名“土专家”现场演示贝母育苗技巧,参训党员举着手机全程录像。“这种‘田间课堂’比书本管用!”党员梁昌艮边记笔记边说。该乡通过“理论授课+现场实操”模式,开展中药材种植培训7场,覆盖党员群众300余人次。
巫溪县将冬训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打造“田间课堂”,开设直播带货实训营,培育乡村主播,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构建“鸿雁示范领头飞”的赋能体系。白鹿镇开设特色产业课堂,邀请农技专家手把手教学,组织“土专家”开展烟叶管护、山羊养殖培训10场,30余名党员变身“技术指导员”;天元乡联合电商企业开设“直播带货实训营”,培育16名乡村主播,为蜂蜜、腊肉等特产插上“云翅膀”。冬训开展以来,全县新建产业技术互助小组42个,协调解决种植难题83件,推动特色产业产量质量实现双突破。
群雁赋能 绘就治理同心圆
“独居老人家的电线老化问题已解决,这是整改前后对比照片。”在通城镇网格居民群,党员志愿者李明平实时上传走访记录。该镇结合冬训开展“敲门问需”行动,组织300余名党员排查安全隐患,代办事项200余件,化解矛盾纠纷15起。
巫溪县推动冬训成果转化为治理实效,强化党员应急能力建设,突出服务群众工作导向,以“实战”促实训,构建“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共治格局。古路镇组建30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人居环境整治、防诈宣传等活动58场;花台乡开展森林防火、防暴处突演练7场,培训党员应急骨干100余人次。在冬训推动下,全县建立“党员先锋岗”127个,开展惠民政策宣讲420场次,惠及群众2.3万人次,真正实现“学在基层、干在一线”。 (李珍全、王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