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健康

家长如何应对孩子“学习困难”?

2025年02月27日14:36 |
小字号

“开学了,孩子上课老师走神”“老师反映孩子在课堂上没精打采,总是发愣走神”……近日,前往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看诊的家长都有类似的疑问,这可能是“学习困难症”在作祟。那么,当孩子出现“学习困难”时,家长应如何正确应对呢?一起来看专家怎么说。

“学习困难”的表现

孩子学习困难,并不是简单地不想学习,而是这种情绪会从行为、认知全方位“攻击”孩子,导致孩子出现敏感、悲观的心理,甚至出现斗殴、自残等行为。

情绪:焦虑厌恶抵触对学习不感兴趣,感到无能为力、低落绝望、沮丧萎靡,或一提到学习就烦躁易怒,对考试充满恐惧、焦虑,同时伴随考不好的自责、愧疚。

行为:低效、拖延和逃避经常迟到早退、旷课逃学,上课⾛神犯困开小差、捣乱课堂纪律,作业拖拉磨蹭,注意⼒不能集中,容易胡思乱想完不成作业,刷视频玩游戏逃避压力,自觉、自律性欠缺。

认知上:否定自身及学习价值孩子觉得无论多努力都不如别人,质疑自己太笨了、太差了、不是学习的料,出现“破罐子破摔”的心态,甚至认为学习毫无意义、学不学都一样。

孩子“学不动”?根源可能藏在这些因素里。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心理科门诊主任周统丰介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解和分析。一是心理特质,这类孩子往往有敏感、悲观、自卑、消极、不良归因模式等心理特质。二是失败的压力,几次考试失败后没有得到支持和正确引导,孩子为了避免面对考试失败对自尊的打击,而索性选择不认真学习,用“不用心”来代替“你无能”的评价。三是家庭压力,家庭氛围紧张、亲子矛盾、家长教育方式不恰当,如忽视情感、过度专制、挫折教育,以及长期将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等。再者是社交困境,如同学矛盾、早恋失恋、家庭变故等应激性事件都可能对孩子造成打击。此外,过高的升学压力,激烈的就业竞争等环境压迫也会让孩子背上沉重的负担。

家长如何正确应对?

学会倾听

当孩子出现消极情绪时,家长应耐心倾听,与孩子站在统一战线,避免过度否认、批评或施压,对于孩子的微小优点给予积极的肯定。

阶梯目标

从“每天完成作业”到“单科提高5分”,根据孩子实际的学习水平进行合理定位,目标过高或过于模糊都不利于达成。

家庭共学

家长以身作则,每晚抽时间和孩子一起看书/学习,同时通过组织家庭活动或亲子互动,增强家庭的支持感。

专业帮助

如果孩子自残、拒绝社交,需要立即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孩子无法上学,长期情绪低落、频繁哭泣、丧失兴趣、思维迟缓、失眠早醒、躯体不适、自残割手、自杀想法等情况,务必警惕孩子的情绪问题,及时前往专业儿童精神心理科室,共同解决问题。(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

(责编:陈易、张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