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企业

重庆国际商事仲裁院将从四方面服务民企“走出去”

2025年03月14日23:50 |
小字号

近日,一场聚焦民营企业涉外法律服务的座谈会在重庆国际商事仲裁院举行,来自能源、机电、医疗、科技、百货、食品、创业孵化、法律服务等多个领域的20余家民企代表参会。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加快“走出去”的步伐,风险和挑战也随之而来。法律认知鸿沟、争端解决困境、资源整合难题,成为横亘在民营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的“三座大山”。

对于民企担心的法律问题,亟需专业化、国际化的纠纷解决机构予以保驾护航。重庆国际商事仲裁院积极行动,联合市工商联举办重庆市首次民营企业家“走进仲裁”活动,为民营企业解决涉外商事纠纷搭建了专业便捷的解纷平台,畅通了灵活高效的多元解纷渠道。

“涉外企业家踩过很多坑,受过很多损失,希望国际商事仲裁院能帮助他们,提供本土化的服务,提高涉外风险的防范能力,推动企业抱团出海,高效拓展国际市场。”重庆市工商联副主席黄昕表示,国际商事仲裁作为一种高效、公正的国际纠纷解决机制,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座谈会现场,重庆国际商事仲裁院仲裁员、中豪(香港)律师事务所主任杨青进行了《跨境交易中选择仲裁的优势及争议解决风险防范》的主旨发言,介绍仲裁裁决可依据《纽约公约》在全球170多个国家承认和执行。仲裁充分体现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当事人可在合同中对仲裁机构、仲裁员、仲裁规则、仲裁地、仲裁语言等进行约定。此外,仲裁还具有程序相较于诉讼更灵活、效率更高与保密性强等优势。

A公司和B公司签署了一项采购B公司设备进行海外销售的合同。在合同执行过程中,A公司已支付了货款,并将货物交付给海外客户。数个月之后,客户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压缩机爆炸事故,引发经济损失。

如果按照一般诉讼流程,认定损失需要第三方机构提供货物存在质量问题的鉴定报告,以及相应的域外证据公证和认证程序。但对于上述这种金额不算太大的案件,当事人需要付出昂贵的额外成本。

“仲裁对证据标准的把握更加灵活,比如在这个案件中,仲裁庭就结合双方往来邮件、原厂回函等证据,认定构成完整证据链,更加高效地推动案件程序进行。”仲裁员杨青说道。

重庆国际商事仲裁院有关负责人表示,民营企业是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生力军,重庆国际商事仲裁院将精准对接企业涉外法律服务需求,开展仲裁服务企业专项活动,同时全面提高仲裁服务水平,发挥仲裁专业优势高效化解纠纷,为民营企业走出去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据介绍,重庆国际商事仲裁院接下来将以四方面举措精准服务民营企业“走出去”:一是持续制度与队伍建设,完善国际商事仲裁相关规则与制度体系并增聘国际仲裁员;二是开展“仲裁三进”活动,走进园区、企业、商协会宣传仲裁知识,为商事主体提供上门服务;三是精准对接需求,为民营企业提供法律查明、合同公益审查、仲裁流程答疑等服务;四是建立一站式解纷机制,协同法院、律师、法律查明机构、公正机构等,为商事主体提供更周到的仲裁服务。(张玉婧)

(责编:刘政宁、张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