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深化基层标准化实践 赋能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重庆市渝北区市场监管局积极实施标准化战略,推动产业链、服务链与标准的有机融合,持续探索标准化赋能新路径,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精准培育:为产业发展找准发力点
服装行业是渝北区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在段氏服饰实业有限公司,渝北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深入企业生产一线,从普及标准化知识、梳理现有服装产业标准、建立智能化生产管理标准体系等方面入手,指导企业制定并完善了488项产品标准、基础保障标准和岗位标准。从工艺流程到操作规范,每一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标准可循。
在渝北区市场监管局的精准帮扶下,段氏服饰还牵头制定了校服质量技术、服装个性化高级定制等团体标准,并积极争取参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逐步掌握了行业话语权。段氏服饰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段渝表示:“通过开展第二批国家级消费品标准化项目试点,我们在质量提升和智能化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生产成本降低了6%,生产效率提高了20%,业务周期缩短了30%,客户满意度达到95%以上。”
优化供给:引领消费服务新模式
渝北区市场监管局坚持标准引领,指导企业围绕关键要素和关键环节,完善服务标准供给体系,创新互联网背景下的新型服务模式。
立信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提供智慧养老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该公司积极推进创新标准化建设,从智能设备管理、监测预警等方面入手,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将智能科技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满足了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目前,已有超过2万名老人享受到标准化、高品质的数字养老服务。
此外,渝北区市场监管局还稳步推进重报电商生鲜食材配送市级标准化试点项目,按期完成项目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完善制定《分拣现场的6S管理制度》,进一步强化标准化管理机制,加强标准化人员培训。
因势利导:推动标准化成果转化
为加快标准化成果转化,渝北区市场监管局积极开展达标对标行动,引导企业加快转化先进适用的国际标准,制定和实施先进标准,促进技术进步,改善消费环境,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同时,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争取标准制定的主导地位,实现从“参与游戏”到“制定规则”的转变。
近年来,渝北区通过“标准化+”行动,积极推动企业将地方特色和优势领域的先进技术转化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自2022年以来,已有29家企业参与物联网、汽车、电线电缆等领域的42项国家标准和11项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同时参与了智能网联汽车、食品等领域11项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其中,天友乳业牵头制定了地方标准《液态奶宅配服务规范》,填补了行业空白。三年来,共有22家企业获得区政府资助奖励455万元,充分激发了企业参与标准化工作的积极性。
渝北区市场监管局标准化科科长连洁表示,下一步渝北区将深化标准化战略,高质量推进国家级、市级试点项目,打造标杆案例;围绕汽车、食品、智能网联等产业深化技术合作,助力企业突破国际壁垒;通过宣传周、专题培训等形式普及标准化知识;指导社会团体制定高质量团体标准,完善绩效评价机制;鼓励企业设立标准化总监,培育“标准创新型企业”;深化“标准化+”行动,配合电动自行车整治、塑料污染治理等专项工作,以标准助力绿色发展和民生改善。
来源:渝北区市场监管局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