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专题关注

听医生的话|世界结防日 这些人群需要结核病预防性治疗

2025年03月24日14:42 | 来源:人民网-重庆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重庆3月24日电 2025年3月24日是第30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以下简称“结防日”),今年结防日的宣传主题是“全面行动 全力投入 全民参与 终结结核”。为实现终结结核目标,预防性治疗成为关键举措。什么是结核病的预防性治疗?哪些人群需要进行预防性治疗?人民网重庆频道、成渝发布医学科普类栏目《听医生的话》联合重庆市结核病防治所(以下简称“重庆市结防所”),邀请结防所综合防治科副主任医师苏倩,和大家来聊一聊结核病的预防性治疗。

什么是结核病预防性治疗?

结核病预防性治疗主要针对结核潜伏感染者展开。结核潜伏感染者不等于结核病患者,其体内虽感染了结核杆菌,但没有发生临床症状,没有细菌学或者影像学方面活动结核的证据。

约5%的感染者会在短时间内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另外95%感染者的结核杆菌会进入长期的“潜伏”状态。

然而结核潜伏感染者就像一个水库,源源不断地输送新的活动性结核病患者,控制这些感染者不发病已经成为结核病控制的重点。因此,对感染者进行预防性治疗能减少发生结核病的机会,是结核病预防的重要措施之一。

哪些人群是结核病重点防治对象?

除了结核病潜伏患者以外,国家防控指南明确四类结核病重点防治对象:

①5岁以下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

②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

③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的学生等新近感染者

④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器官移植者。特别是与痰菌阳性患者同住的家属,更应提高警惕。

如何进行结核潜伏感染诊断?

目前全球缺乏结核潜伏感染诊断金标准,主要是通过三种免疫学检测的方法来诊断: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结核抗原皮肤试验、γ干扰素释放试验。只要其中一种检测阳性,排除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后,即可诊断结核潜伏感染。

结核病预防性治疗需要做什么?

现有预防性治疗方案分两类,一是化学预防需根据个体情况选择3-6个月服药方案;二是免疫预防则需注射母牛分枝杆菌制剂(微卡),每两周1针,全程6次。需要注意的是,所有治疗必须经专科医生评估后实施。

最后,苏倩提醒各位,如若出现持续两周以上咳嗽、低热盗汗、密切接触结核患者,或计划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情况,请立即前往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专业筛查。

苏倩。重庆市结防所供图

苏倩。重庆市结防所供图

本期内容指导

苏倩,副主任医师,任中国防痨协会药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防痨协会肺外结核分会常务委员、重庆市防痨协会临床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常务委员。获评2023年“重庆好医生”季度人物。(胡虹、施懿)

(责编:秦洁、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