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区县>>动态

巴南:“春耕助农服务队”田间服务 破难题解民忧

2025年03月26日19:15 |
小字号

春耕时节,巴南区木洞镇景星村的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一支由人大代表、村民群众和志愿者组成的“春耕助农服务队”穿梭于农田间,翻土、播种、施肥……他们用行动破解土地撂荒难题,为农村留守老人送去帮助,绘就了一幅干群齐心促春耕的生动图景。

走访察民情 议事解难题

今年初春,景星村人大代表在走访调研中发现,部分土地因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老人体力不足而撂荒,直接影响村民收入和粮食生产。

为此,镇人大组织代表、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召开“民主议事会”,共同商讨对策。会上,镇人大代表徐傅建提出:“春耕不等人,咱们得把闲置力量组织起来,帮困难户抢抓农时!”这一建议得到积极响应。

经过民主商议,景星村决定整合人大代表、党员骨干、热心村民和青年志愿者力量,成立“春耕助农服务队”。

多方齐发力 服务到田间

3月初,一支20余人的助农队伍正式成立。队伍采取“代表+志愿者结对”模式,人大代表负责统筹协调、摸排需求,农技志愿者提供技术指导,青壮年志愿者承担重体力劳动。

服务队仅用两天便完成了25亩荒地的杂草清理和土地翻整。“这片地荒了三年,杂草比人还高,现在终于能种庄稼了!”村民胡大爷感激地说。

针对撂荒地土地贫瘠、坡地较多的特点,人大代表向镇农业服务中心技术人员询问了相关种植意见,制定了“南瓜+洋姜”套种方案。技术人员现场示范:“洋姜喜浅种,株距30厘米,覆土5厘米就能长出好苗!”助农队员们弯下腰、蹲下身,将一株株洋姜种、南瓜种植入土中。

目前,首批复耕的25亩土地已全部种下南瓜、洋姜苗种,预计8月丰收,可为村集体增收10万余元。

机制长效化 振兴添动能

为巩固成果,木洞镇人大推动建立“春耕助农”长效机制,一方面将撂荒地整治纳入代表履职清单,定期跟踪回访;另一方面组织农技培训,帮助留守老人掌握轻简化种植技术。

镇人大主席唐智表示:“助农服务不仅是应急之举,更要成为乡村振兴的常态化抓手。我们将继续发挥代表作用,让撂荒地变‘希望田’,让群众感受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效。”(刘欣、张洵)

(责编:荚天宇、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