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区县>>动态

实施中新互联互通项目 渝中区已引进新资企业50余家

2025年03月28日17:57 |
小字号

3月27日,渝中区中新项目十周年系列活动的首场活动——“跨越”新渝双边交流会在重庆来福士举行。本次交流会以大健康产业、绿色产业和数字化产业为主题,中新两地政商学界代表齐聚山城,围绕政策协同、投资环境、项目落地等维度对中新合作展开探讨。

数据显示,自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实施以来,渝中区已累计引进凯德集团等新资企业50余家,占全市1/3;落地重庆来福士等中新重点项目30余个,中新商业及政府间合作项目投资额占全市20%;累计开展中新合作金融服务项目135个,全市占比超过50%。

据介绍,渝中区作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核心承载区,一直是新加坡企业来渝投资的首选地、开拓西部市场的第一站。

截至目前,渝中区已落地重庆来福士、国浩18T等中新重点项目。重庆来福士建成全国唯一市场化中新互联互通项目运营中心和中新展厅,吸引新加坡企发局、新加坡叶水福集团等9家新加坡企业机构入驻办公,集聚世界500强等知名企业50余家,逐步形成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和跨国企业区域总部基地。此外,星展、大华、华侨三大新资银行跨境金融服务拓展到西部10省,重庆区块链数字经济产业园成为全市首批中新数据通道应用园区等。

在活动主题分享环节,新加坡驻成都总领事馆总领事陈知恩表示,新加坡与中国的友好关系历久弥新,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是深化合作的关键支柱,重庆机遇丰富,在合作共赢的进程中,应在相互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开拓新境。

重庆市商务委二级巡视员王强表示,重庆愿与新加坡企业共享“陆海新通道”扩能升级、数字经济与绿色发展、现代服务业开放的三大机遇,为两国企业深化合作、拓展国际市场提供更多创新政策。

新加坡国立大学重庆研究院协理副院长谢侑宏分享了中新合力建设新加坡国立大学重庆研究院的历程。该研究院通过教育的引领、原创性的科学研究和产业技术转移转化,正为两地培养和集聚高端人才,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

此外,莱佛士医院院长曾宪卓介绍了落地重庆的先进医疗服务;新加坡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助理司长胡英讲解了中新信息通信媒体联合创新发展资金(JIDF)的扶持政策;针对新加坡企业落地重庆的资金进出问题,大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重庆分行行长黄莹介绍了相关服务方案。

渝中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邓光怀表示,今年是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实施十周年,中新之间的合作将翻开新的篇章。依托中新互联互通项目、自贸试验区等开放政策叠加优势,渝中区正全面发力现代金融、现代商贸、数字经济、大健康、绿色产业等现代服务业,

以“新加坡所长+渝中区所能”着力构建新合作。渝中还将联手新加坡合力打造重庆来福士成为中新国际金融产业园和国际总部企业集聚区,目前该综合体已吸引马士基、三井物产等世界500强企业入驻,借助重庆来福士完善的配套设施和产业集聚优势,让更多新家坡企业把渝中作为开拓中国西部市场的第一站。

此外,双方还将在绿色交通、绿色商贸等领域探索技术转化与市场应用新路径。重庆市数字经济产业园已接入中新国际数据通道,未来双方将在区块链、工业软件、算力经济、数据跨境等领域碰撞合作新机会。重庆陆海国际中心将打造陆海新通道立体产业园,重点引进新加坡的国际物流、国际货代、贸易总部等领域头部企业,以及国际经贸组织、贸易纠纷解决机构和专业服务机构,开拓更多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的新商机。

渝中区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推动中新互联互通项目走深走实,2025年,渝中还将通过打造中新十周年渝中标志性成果、争取更多渝中项目和案例纳入全市重要成果,同时精准对接金融服务、信息通信、商贸文旅、交通物流、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引领和带动全市服务业全面扩大开放。(刘敏)

(责编:荚天宇、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