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港江津港区粮油码头开港

3月28日,重庆市最大、最专业的粮食粮油专业化装卸码头——重庆港江津港区粮油码头正式开港。
重庆港江津港区粮油码头位于长江北岸江津德感工业园区内,由重庆物流集团旗下的重庆港与益海嘉里金龙鱼食品集团共同投资建设,于2022年9月破土动工,岸线长265米,总投资约2.2亿元,建有5000吨级泊位两个,分别配套建设了长约1公里的气垫式皮带机专用通道和粮油管道,设计年吞吐能力360万吨,现由重庆江津港务有限公司负责运营。
“以前,粮食到达港口,卸载后由汽车转运到工厂,时间相对较长,运输成本高。”重庆江津港务有限公司董事杨俊表示,改造后的码头,粮食到港后,采用水运+皮带机转运(管道)的方式实现无缝衔接,直接运到客户储仓,每小时可输送粮油120—150吨、粮食500吨。
在现场,运载大豆的货轮到港后,无需二次转运,“巨无霸”门座式起重机将19立方米的大豆抓取后,直接装进皮带机漏斗中,经皮带机专用通道,全程仅8分钟就到达益海嘉里(重庆)粮油有限公司的储仓。据悉,益海嘉里(重庆)粮油有限公司每年对粮食的需求量约为150万吨,今年计划进口大豆90万吨,随着新码头的投用,较汽车短道运输模式相比,每吨可节约运输成本5元。
重庆物流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此举不仅填补了西南地区专业化粮油码头建设的空白,也构建起“前港后园、港园联动”的产业新格局。今后,该码头将形成“西联渝昆、东接长江、南向出海”的多式联运体系。
江津德感工业园区立足国家新型工业化装备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食品(粮油加工)产业示范基地,现已集聚各类市场主体5600多家,其中,装备制造企业约1500家,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企业超250家,正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品质新城,以及食品及农产品加工集聚区、高端装备制造集聚区、科技研发及总部经济集聚区、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
该码头正式开港运营,是江津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三大国家战略,有效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有力举措,也是加速构建高水平开放大格局、打造“内畅外联、通江达海”开放大通道体系的生动实践,将为德感工业园区的粮油加工、装备制造等产业提供强劲支撑,将进一步保障和满足川渝地区粮油市场需求,同时助力长江上游企业“走向深蓝”。
根据规划,重庆港江津港区粮油码头将分期扩建,二期将实施铁路专用线扩建、堆场、仓库及辅助设施建设,三期将实施集装箱、件散货多用途泊位建设,项目全部建成后,总吞吐能力将达到1000万吨。
下一步,江津区将以重庆港江津港区粮油码头开港为契机,持续优化港口服务功能,推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努力将码头打造成西南地区粮食、粮油仓储贸易物流交易中心,以及西南地区最大的粮食粮油仓储分拨基地、区域多式联运物流中转基地,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着力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助力重庆打造现代化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刘原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网专稿
- 川渝合作共建首座航运枢纽完工投产
- 人民网重庆3月28日电 (陈琦、刘敏)3月28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共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重大项目——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完工投产,标志着该枢纽全面进入生产运营阶段。至此,嘉陵江干流四川广元至重庆朝天门段15个梯级全部联通,建成高等级航道680多公里,对推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