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中教育如何破局?全国专家校长齐聚西南大学附中寻良方

3月29日,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县中振兴的使命与路径研讨会在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以下简称“西南大学附中”)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各高校、普通高中专家校长和教师代表等200余位嘉宾共商县中高质量发展大计。
圆桌讨论。西南大学附中供图
本次活动由北京明远教育书院主办,西南大学附中承办,聚焦县中办学机制变革、办学资源优化、育人方式改革、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等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此次研讨会旨在探索教育强国背景下县域高中高质量发展之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优质教育资源下沉。
专家校长云集,共探振兴路径
县中“塌陷”的根源在哪?从“县中困境”到“振兴县中”,县域普通高中教育的困局如何破解?“振兴县中”的出路在哪儿?校长及教育工作者如何守好自己的“责任田”?
当代著名教育家、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以线上致辞为研讨会揭幕。他在致辞中希望,通过本次会议,汇聚各方智慧,加强信息交流、整合资源,形成广泛共识,共同推动县域高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西南大学附中党委书记欧健主持开幕式。西南大学附中供图
本次活动设置了主题报告、实践分享、圆桌讨论等环节,各位专家校长等围绕政策解读、多样化发展、专家视角等方面进行深入研讨,分析县域高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探讨如何实现转型发展,分享各自学校通过创新策略和信息技术应用,为县域高中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路。
赋能县中教育,西南大学附中在行动
县域普通高中是县域基础教育的龙头,办好县中对巩固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服务国家乡村振兴和人才发展战略,具有重大意义。自2000年以来,西南大学附中持续开展教育帮扶工作,先后结对帮扶西藏林芝二高、云南普洱一中、贵州沿河二高、云南昌宁一中、重庆市合川实验中学等十余所中学,覆盖了西南地区多个省市,为加快教育优质均衡和教育乡村振兴步伐夯实了坚实基础。
张勇作主题报告。西南大学附中供图
“我们针对不同帮扶学校的要求诉求和实际情况,坚持一校一策、一校一项,真正把帮扶工作做得真实、扎实、落实;同时,针对帮扶学校的教师发展施行的是‘输血’与‘造血’并行的机制,让师资力量在流动中焕发活力。”西南大学附中校长、党委副书记张勇表示,学校充分发挥自身教育资源优势,借助大学力量,创新教育帮扶模式,内构“U—U—S”协同帮扶机制,外施四大专项行动,帮助帮扶中学教育从依靠外部输血,走向主动造血,从而助推县中教育高质量发展,重构县中振兴新生态。
据介绍,该校U云校项目已覆盖近50所帮扶学校,惠及学生近3000人,实现了学生享受双师的优质教学资源和高水平的教师课堂教学;稳步提升学业成绩,使帮扶学校的初中学考、高考本科上线率、一本上线率,均有大幅度提高;并通过与该校同步教研、教学,不断自我改革教学,打破追求分数的传统填鸭式教学,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和精神成长。
西南大学附中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将坚定不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吸收好此次研讨会成果,行动上多方通力合作扎实开展工作,将课题做到被帮扶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及质量提升的大地上”;理论上“边做边总结、边做边优化”,进而凝练做法、总结经验、完善机制,开展县中托管帮扶和县中崛起的专项课题研究,凝练一些经验、形成一批成果,助推基础教育帮扶研究工作走向纵深发展。
西南大学副校长赵玉芳,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区域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安雪慧,重庆市北碚区教委副主任杨万长,成都市郫都区委教育工委书记韩海东,明远教育书院副院长刘华蓉,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马健生,西南大学附中党委书记欧健,校长、党委副书记张勇以及全国各中学校长、专家等参与此次活动。(袁杰、李宗涛、唐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