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区图书馆职工夜校分馆揭牌成立

渝中区图书馆职工夜校分馆揭牌。渝中区文化旅游委供图
近日,由渝中区图书馆与重庆市文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文化宫”)联合共建的职工夜校分馆揭牌成立。未来,双方将以此为桥梁,深化“文化宫+职工夜校+图书馆”馆校联动工作格局,规范管理、创新合作,打造“阅读+教育+文化”复合型空间。
据了解,职工夜校位于两路口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内,面积1300平方米,设施设备齐全,设有教室、自习室、多功能厅及职工书屋等。其中,职工书屋作为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职工夜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提升职工素质、丰富职工业余生活的使命。
为更好满足广大职工群体及夜校学员的阅读需求,区图书馆和文化宫通力合作,将该书屋升级为图书馆分馆,为该书屋配备书籍2000余册,涵盖时事政策、社科人文、技术技能等不同种类,每年更换两次。该馆面向社会公众开放。读者可以凭重庆市公共图书馆一卡通借书证享受借阅服务,并在全市公共图书馆与渝中区图书馆总分馆间,实行图书通借通还。
在此基础上,双方还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建立“文化宫+职工夜校+图书馆”联动工作格局,依托文化宫的历史底蕴和阵地优势,将图书馆服务嵌入职工教育场景,定期举办读书沙龙、专题讲座、主题展览等活动,打造“阅读+教育+文化”的复合型空间,为夜校职工、学员以及周边市民、游客提供便捷的文化服务,进一步激发城市文化建设活力。
近年来,作为全国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渝中区始终坚持民生为大,全力构建“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文之城。深化全民阅读,优化读者服务就是其中一条重要举措。为此,渝中区图书馆在全市率先推出了总分馆体系建设。
在该体系下,渝中区以人口分布为依据,在持续提升文图大厦图书馆总馆效能的同时,以地区文化中心为基础建设直属分馆,与社会单位合作或者以条件成熟的街道、社区图书室为基础建设社区分馆,以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图书漂流站、阅读驿站、“巴·掌书”柜为延伸服务手段,从而构建管理、流通、服务一体化的三级图书馆资源共享体系,形成“一馆办证,多馆借书,多馆还书,通借通还,资源共享”的畅通阅读渠道。
截至目前,渝中区图书馆已建成文化中心直属分馆5个、其他社会分馆25个、图书漂流站30个、阅读驿站19个、轨道“巴·掌书”柜11个。(黄清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网专稿
- 夜间施工、危岩落石…重庆多地解决居民"忧心事"
- 人民网重庆3月30日电 (陈琦)“附近工地夜间施工发出轰鸣声”“家背后的危岩掉落石头有安全隐患”……近日,重庆多地群众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反映身边的“忧心事”。接到群众的留言后,重庆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迅速回应,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