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健康

重庆西区医院:速领《心脏防崩手册》

2025年03月31日16:23 |
小字号

近期,心源性猝死这一疾病得到大众关注,了解心源性猝死真相,掌握急救技能,科学预防风险,是对生命最重要的守护。今天就跟着重庆西区医院心脏血管疾病中心一起来了解一下《心脏防崩手册》,共同守护生命健康。

什么是心源性猝死?

心源性猝死是指由心脏原因导致的、在症状出现后1小时内的自然死亡。

心源性猝死有以下特征:

病因明确:75%以上由冠心病、心肌病、心律失常等心脏疾病引发;

进展极快:从发病到死亡平均仅10分钟;

占比最高:占所有猝死病例的80%-90%;

如果把心脏比作“劳模员工”,心源性猝死就是它突然“摆烂罢工”,直接导致全身停摆,而普通猝死可能是其他器官“搞事情”。

识别危险信号这些症状需警惕!

心源性猝死前有哪些信号?当身体出现以下症状时,需要当“心”。

胸痛或压迫感:持续数分钟的胸骨后疼痛,可能放射至左肩、背部或下颌;

突发心悸或晕厥:心跳异常加速、漏跳,或不明原因突然昏倒

呼吸困难:静息状态下出现气促、窒息感;

濒死感:部分患者会突然出现大汗、恶心、极度恐慌;

不典型表现:心绞痛、腹痛、牙痛、左肩部痛等。

注意:约20%患者无典型前兆,因此定期心脏检查尤为重要。

黄金4分钟急救每一步都是生命希望

心源性猝死一旦发生,要抓住急救的“黄金4分钟”:

1.判断意识与呼吸:轻拍双肩呼喊,观察胸廓是否起伏(不超过10秒);

2.立即呼救:拨打120并指定他人取AED(自动体外除颤器);

3.进行人工心肺复苏。

4.使用AED:按照AED操作流程(AED设备都配有说明书,不要担心,按步骤操作)进行自动除颤,可大大提高急救成功率。

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心源性猝死的“法宝”

预防心源性猝死,最好的方法是定期体检+健康的生活习惯:

1.少熬夜,避免长期熬夜;

2.避免工作压力过大;

3.避免久坐不动;

4.避免暴饮暴食及不运动;

5.戒烟戒酒;

6.积极控制治疗基础疾病。

最后“敲重点”:三高、超重、肥胖都会增加心脏疾病的风险,管理体重很重要。(重庆西区医院)

(责编:陈易、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网专稿
夜间施工、危岩落石…重庆多地解决居民"忧心事"
  人民网重庆3月30日电 (陈琦)“附近工地夜间施工发出轰鸣声”“家背后的危岩掉落石头有安全隐患”……近日,重庆多地群众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反映身边的“忧心事”。接到群众的留言后,重庆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迅速回应,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川渝合作共建首座航运枢纽完工投产
  人民网重庆3月28日电 (陈琦、刘敏)3月28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共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重大项目——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完工投产,标志着该枢纽全面进入生产运营阶段。至此,嘉陵江干流四川广元至重庆朝天门段15个梯级全部联通,建成高等级航道680多公里,对推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40余件名家精品力作在川美展出
  人民网重庆3月27日电 (刘政宁、周小平)3月26日下午,“学脉华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川美实践”专题研究展在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标志着四川美术学院建校85周年系列学术活动拉开帷幕。著名艺术家江碧波的经典代表作版画《飞夺泸定桥》,川美奠基人庞薰琹、沈福文、刘艺斯的水彩画、漆艺彩绘盘、纸本素描以及罗中立、庞茂琨、焦兴涛等名家带来的精品力作一一现身展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