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区县

铜梁区五项举措进一步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检查

2025年04月07日17:22 |
小字号

近日,铜梁区司法局组织区生态环境局、区消防救援支队,对重庆美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检查。通过“执法+监督”数字应用创建检查任务、通过“双随机一公开”系统抽取检查对象、通过“入企一码通”小程序预约检查时间;检查主体涉及2个行政执法部门、4个内设科室、6个检查事项,入企次数由原来的5次缩减为1次,检查频次降低了80%;检查人员由8人缩减为6人,人力投入减少了25%。

该公司负责人感慨道:以往多部门频繁检查,让企业疲于应对,如今“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最大限度减少了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干扰,可以安心搞生产、谋发展。

此次联合执法检查是铜梁区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检查的一个缩影。据了解,铜梁区积极谋划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检查思路,探索创新监管方式,将多个领域执法事项纳入“一张清单”,多个条线执法人员建成“一支队伍”,多个方面执法流程搬到“一个应用”,着力解决涉企行政检查中的突出问题,做到“既不越位、也不缺位”,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

三聚焦,厘清监管职能边界。聚焦谁来查,明确检查主体。铜梁区全面规范和实施对涉企行政检查主体的资格管理,梳理全区涉企检查执法主体129个,严禁不具备法定资格的主体违规开展检查;加强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工作,执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和持证上岗制度,清理全区行政执法人员1356人,未取得行政执法证件的人员不得从事行政执法工作。聚焦查什么,梳理事项清单。各行政执法部门按照国家和市级相关规定,对照三定方案,全量清理并公示涉企行政检查事项,实行清单化管理并动态调整,无法定依据一律不得列入清单,清单之外一律不得开展检查。聚焦怎么查、规范检查行为。制定了“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争议协调、协作、监督”四个工作指引,全区设立各版块行政执法内设监督机构26个,明确监督人员71人,全方位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联动协作,破解碎片执法难题。分类别建立执法联动协作机制。相近时间段内,同一行政执法部门不同内设机构,对同一企业实施检查任务的合并进行;不同行政执法部门对同一企业实施检查任务的,联合实施。同一行业领域涉及多个行政执法部门监管事项的,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实施。通过横向协作,打破部门壁垒、凝聚多方合力,有效提升了执法效率和协同能力。大力拓展检查模式。聚焦食品生产、娱乐场所、校外培训等重点领域谋划场景清单19个,大力推行“执法监管一件事”和“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

着力监督,遏制利益执法倾向。开展涉企行政处罚备案。凡涉及对高新区的工业企业拟作出10000元以上罚款、责令停产停业、暂扣(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等行政处罚和对企业作出限期整改、停止违法行为等处理决定的案件,均需向区司法局报备。常态化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组织执法部门业务骨干和执业律师组建案卷评查小组,实行“一案双评”“交叉互评”,提升案件办理质量。开展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聚焦运动式执法、逐利执法等八大突出问题,深入查摆存在的突出问题,纳入问题清单4条,并全部整改完成,全力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双随机+信用分级,构建无事不扰监管体系。“双随机、一公开”作为基本监管手段。除重点领域外,原则上所有行政检查都通过双随机抽查方式进行,取代日常监管原有的巡查制度和随意检查。检查对象随机抽取、执法人员随机选派,提高监管效能,减轻市场主体负担。积极拓展“信用+执法”监管综合场景。以信用评价为基础,结合历史执法活动数据、企业合规风险点等进行评价模型叠加,开展“风险+信用”多维评价和综合监管。对辖区17000余家市场主体开展信用评价数据归集,推行信用分级分类差异化监管。A级企业(3661个)纳入正面清单,原则上“一次都不查”;B级企业(10720个)实行常态化随机检查,原则上“一年查一次”;C级(2315个)、D级企业(619个)重点监管,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检查。

数字赋能,提升智慧执法水平。建立“扫码入企”排队预约机制。铜梁区推行“入企一码通”微信小程序,设置“入企预约、扫码入企、入企评价、非现场监管”四大功能,通过系统自动归集,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扫码入企试运行以来检查频次下降50%,企业接待时间缩减67%。运用“执法+监督”数字应用。区级执法部门执法主体和执法人员全量入驻,依托“执法+监督”数字应用制定、报备和实施年度检查计划,规范调用涉企检查事项,归并检查任务,开展联合检查。实现“计划管理—任务创建—现场实施—监督评价”全生命周期管理,执法事项全上平台、执法队伍全员管理、执法活动全程网办。

下一步,铜梁区将聚焦涉企行政执法突出问题,通过机制创新、数智赋能双轮驱动,以推进行政检查减量化、行政处罚规范化、信用监管精准化、执法监督效能化、数字支撑智慧化为重点,系统构建“无事不扰、包容审慎、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的涉企行政执法新模式,为企业创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管宇)

(责编:秦洁、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