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健康

重庆西区医院完成首例超声内镜手术

2025年04月09日10:28 |
小字号

近日,重庆西区医院肝胆外科通过超声内镜(EUS)技术,以“超级微创”理念为核心,成功为一名梗阻性黄疸患者实施“精准引流”,让“不开刀解决难题”成为现实。

据了解,48岁的陈哥(化名)2023年确诊肝内胆管细胞癌,长期接受化疗免疫治疗;2024年初,他逐渐出现皮肤渐黄、巩膜黄染,整个人像被染上了“黄色滤镜”。恶心、呕吐、全身瘙痒……这些症状也让他难受得难以入睡,生活几乎陷入停滞。遂来我院肝胆外科求诊,检查发现:肝内胆管细胞癌侵犯形成梗阻性黄疸。

治疗梗阻性黄疸就一个字“通”!把梗阻打通,让淤积的胆汁尽快排入肠道或体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陈哥在先后经历了内窥镜逆行性胆管胰管造影(ERCP)术,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术,黄疸一度缓解。

今年2月,黄疸再次卷土重来,甚至PTCD管周围开始溢出胆汁液。对陈哥而言,再行手术已是难以承受之重;对医生而言,传统方案无效、PTCD虽能应急,但需长期带管生活,造成不便的同时还随时提醒患者“你是个病人”。

张宇带领团队手术中。重庆西区医院供图

张宇带领团队手术中。重庆西区医院供图

如何兼顾手术疗效与生活质量?在消化疾病中心主任梁平指导下,整合消化内科及肝胆外科团队,反复讨论后决定消化内科、肝胆外科合作,采用超声内镜引导下胆管引流术,这也是该院首次开展此项技术,超声内镜是通过胃或十二指肠直接到达病灶,可以避免二次开刀的痛苦,创伤小、恢复快,减少患者身体和心理创伤。

手术当日,消化内科主任樊丽琳、肝胆外科副主任张宇及团队在超声内镜引导下,精准避开重要血管,经胃壁穿刺,将支架植入至肝门部胆管,让堵住的胆汁能顺利流到肠道,疏通梗阻,尽管手术过程充满挑战,但最终顺利完成。术后,陈哥的胆红素水平迅速下降,皮肤黄染及食欲明显好转。(重庆西区医院)

(责编:陈易、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