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经济看渝中:“固巢养凤”与企业同频发展

近年来,渝中区持续推进“楼均论英雄”改革,楼宇经济持续增长,连续三年摘得“中国楼宇经济标杆城区30强”,已形成40栋楼宇税收超亿元,161栋楼宇税收超千万元的载体方阵。
其中,大石化片区作为渝中楼宇经济布局的重点区域,以楼宇为载体,推动了企业集聚和经济增长,也激发了区域发展的经济活力。
人民网重庆频道推出《从“筑巢引凤”到“固巢养凤”——楼宇经济看渝中》系列访谈,一起去了解楼宇经济如何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企业向上生长的故事。
本期我们邀请到的是中国煤科重庆设计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张晗。
人民网重庆频道:作为入驻渝中总部城产业园区的第一家总部企业,中国煤科重庆设计院的发展情况如何?当初为什么会选择入驻渝中总部城产业园区?
中国煤科重庆设计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张晗:中国煤科重庆设计院组建于1953年,经过72年的发展,从传统行业设计院发展成大型综合性的勘察设计集团,目前已经有34个勘察设计院所、3家子公司、4个驻外分支机构,主要从事工程建设、综合能源和生态环保业务。
在渝中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13年我们虎头岩办公区正式投入使用,也是入驻渝中总部城产业园区的第一家总部企业。当初之所以选择总部城,是有两个方面的考量。
在企业发展方面,总部城的园区规划定位,是以发展总部经济为核心的产业园区,布局了国央企总部集群。不仅有两院区就近办公的地理便利,总部城所处的核心位置也节约了员工们的通勤时间。总部企业的聚集也给我们的发展带来一些资源。
在营商环境方面,虎头岩院区的购买和使用,得到了渝中区区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区级各部门有事报到、无事不扰,不到一年的时间新办公区就装修完毕,顺利开业。
人民网重庆频道:近期,渝中区推出了楼宇绿色化改造技术导则,中国煤科重庆设计院作为楼宇经济的参与者和设计者,在楼宇低碳、绿色改造方面,有哪些典型的设计案例和设计经验?
中国煤科重庆设计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张晗:聚焦楼宇低碳绿色改造方面,我们以技术支撑渝中区商业商务楼宇的绿色低碳化改造工作,编制的《渝中区既有商业商务楼宇绿色化改造导则》是全国首个既有商业商务楼宇的绿色化改造标准,建立从“标准-项目实施-效果评价”的完整解决方案,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既有商业商务楼宇绿色化改造更新模式。
我们同时开展了重庆科技馆绿色低碳化改造工作,通过采用江水源热泵、光伏发电等技术,实现该项目改造后减碳率超33%。
人民网重庆频道:今年以来,渝中区推动《楼宇经济行动计划》,支持企业向专业服务、科技创新服务等方向发展。中国煤科重庆设计院在科技创新等产业方向上,有哪些自身发展优势?
中国煤科重庆设计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张晗:当前,传统的勘察设计企业遇到极大挑战,通过科技创新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是勘察设计企业能够跨越行业周期的必由之路。
围绕重庆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建设目标,作为发起单位参与组建国家“建筑用气凝胶应用推广工作组”,以高性能气凝胶绝热材料为载体,推动新材料产业化应用并在渝中区创新应用场景。
作为重庆市龙头型重点软信企业、重庆市满天星计划“北斗星”培育企业、重庆市住建行业数字化试点企业,我们在专业服务过程中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数字化产品,赋能客户和项目,有效提升项目品质和服务效率。
我们积极参与零碳园区建设工作,在赛力斯汽车超级工厂的环评工作中,采用最优挥发性有机物减排技术,实现涂装环节有机废气去除效率93%,实现园区运输环节碳零排放。
我们在合同能源管理方面积极探索,以专业的技术支撑为各类建筑和园区提供能源咨询、改造和托管业务,节约了大量的能源支出,有效减少了碳排放。
人民网重庆频道:在重庆扎根70多年,中国煤科重庆设计院深度参与了哪些典型的城市建设案例?
中国煤科重庆设计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张晗:我们参与了众多重庆典型的城市建设。比如,重庆朝天门广场是我们参与设计的,提出了“扬帆启航”的设计理念,也是重庆直辖的标志性作品。一江之隔的重庆市规划展览馆也是我们的典型设计案例,也是春节晚会重庆分会场所在地。近年来,我们还陆续承接了重庆市青少年活动中心、西部(重庆)科学城金凤城市中心、重庆市人民医院等一系列代表性作品。
此外,我们还参与了重庆一系列老旧社区的城市更新项目。在中山二路社区红星亭坡片区老旧社区旧改项目中,我们贯彻“无障碍”设计理念,新增栈桥、电梯,修建无障碍坡道、无障碍折叠型通道、设置爬楼机,让所有居民都能共享公共资源,帮助行动不变的老人实现“无障碍到家门”,也获得了2023年全国无障碍环境建设优秀典型案例。(段志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网专稿
- 院士专家齐聚 共商超大城市自然灾害精准防御新路
- 人民网重庆4月9日电 (刘政宁、姚於)作为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的超大型城市,重庆市如何更好地防范极端天气、洪灾、地灾等自然灾害?4月8日,重庆市气象局举行致灾天气数智融合预报预警重点实验室学术工作会议,并通报介绍了致灾天气数智融合预报预警重点实验室建设相关情况。 本次活动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谈哲敏,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宋君强,以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的专家齐聚重庆。…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