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创“夜间无感作业”模式
重庆轨道交通电梯改造项目获“电梯世界工程奖”
2025年04月11日07:17 | 来源:重庆日报网

4月8日,记者从重庆交通开投轨道集团获悉,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电梯改造项目近日从全球217个参评项目中脱颖而出,斩获“2025年度电梯世界工程奖”。
据了解,今年,全球共有217个项目参评,分为9个类别,每个类别评选1个最佳项目,获奖率仅为4.1%。2号线改造项目获得自动扶梯、现代化更新类别大奖,是9个获奖项目中唯一的轨道交通类工程。
该奖项是全球电梯行业最高奖项,由全球30多名行业专家组成评审团,采用严苛的多维度评审体系进行遴选,至今已评选27届。这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首次问鼎“电梯世界工程奖”,标志着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设施更新技术已跻身世界顶尖行列。
记者了解到,2号线改造项目涉及较场口站至新山村站区段的18座车站、119台电梯,每天对超过60万人次的出行产生影响。
重庆交通开投轨道集团联合施工单位首创“夜间无感作业”模式,实现乘客“零感知”状态下,对119台电梯进行焕新升级。
新技术新工艺在此次电梯焕新中大显身手。2号线改造项目依托三维激光扫描与超声波探伤技术,通过不破坏电梯原有框架、仅更换磨损核心部件的方式进行升级,使得停机时间缩短至每部电梯6小时内,使改造工作能在夜间完成。另外,新技术应用还减少了钢材消耗,节约成本约1200万元。
重庆交通开投轨道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改造后的电梯接入了物联网平台,能全天候实时监测电梯运行状态、零部件寿命等情况。另外,电梯增设无障碍设施,采用多种绿色节能技术,电梯运行过程中的能量可以回收,转化为清洁电力实现节能降耗。(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何春阳)
(责编:陈易、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网专稿
- 院士专家齐聚 共商超大城市自然灾害精准防御新路
- 人民网重庆4月9日电 (刘政宁、姚於)作为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的超大型城市,重庆市如何更好地防范极端天气、洪灾、地灾等自然灾害?4月8日,重庆市气象局举行致灾天气数智融合预报预警重点实验室学术工作会议,并通报介绍了致灾天气数智融合预报预警重点实验室建设相关情况。 本次活动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谈哲敏,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宋君强,以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的专家齐聚重庆。…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