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江北:协同带动双赢 用发展激荡“双城”回响

春风化雨,将高质量发展的答卷写在巴渝大地上。从2024年至今,重庆市江北区坚持“极核引领”的目标定位,找准比较优势,抓好“十项行动”“四张清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推动当好“五个先行示范”,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作出更大江北贡献。
协作“加码” 跨区互访交流合作结出硕果
2月13日,成都市锦江区党政代表团到江北区考察,深入了解江北区现代金融业、商贸流通业、先进制造业、数字产业等发展情况,举行了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交流座谈会,观音桥商圈办、春熙路时尚活力区管委会签订合作协议。
观音桥商圈。江北区委宣传部供图
两地希望能以“路圈”签约为契机,双向奔赴、友谊长存,强化优势互补、做深交流互动,积极探索首发经济、聚焦商圈联动联建、产业协同协作,政务通办、人才交流,实现多维度、深层次、全方位合作,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
此次“路圈”能够“破圈”,形成“出圈”的双赢效应,只是江北区强化川渝交流合作的缩影。近年来,两地积极迈入全面提速、积厚成势的新阶段,聚焦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相互赋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强化战略协作、政策协同、平台对接、利益共享,创新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推动空间布局整体优化、发展能级整体提升。
渝味360碗美食街区。江北区委宣传部供图
提升整体发展能级,要从多维度入手。江北区深化落实与四川友好城市签订的6个城区友好协议,与成都市青羊区、德阳市互派挂职干部3名,2024年开展2024“渝味360碗特色美食荟”“2024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共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对接会暨青羊区、江北区商贸产业联合推介活动(深圳站)”等具有江北影响、川渝带动的重大活动34场。
此外,跨区互访交流合作持续推进。2024年3月5日至6日,江北区党政代表团赴成都市青羊区、高新区开展调研并与青羊签订合作事项;
2024年8月19日,宜宾高新区代表团到港城园区、观音桥商圈、区治理中心开展调研并交流园区合作事项;
2024年9月29日江北区代表团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七中等单位进行合作前期洽谈。
2024年12月4日江北区代表团再次赴成都市青羊区学习考察,进一步推动两地在产业协作、数字经济、商贸合作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
一次次合作,一次次交流,一次次“牵手”,成渝两地唱好“双城记”的高质量音符在江北区回响。
金融“加量” 深化西部金融中心核心承载区建设
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在金融业上亦有体现。
近年来,江北区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积极融入全市“智融惠畅”工程,勇担西部金融中心核心承载区建设重任,着力推动金融机构、金融功能、金融人才“三集聚”,为重庆打造西部金融中心提供有力支撑。
江北嘴金融城。江北区委宣传部供图
江北区如何才能赋能金融业,让其有力地服务了城市建设和现代产业发展,为成渝地区实体经济发展和改革创新提供坚实资金支持?
抓金融机构扩量提质,促产业结构提档升级。丰富金融业态,招商促增量;创新政策举措,安商扩容量。优化完善金融机构落户、发展和人才等全方位服务;优化服务保障,强商提质量。
抓金融市场能级跃升,促实体经济活力迸发。深化融资对接,畅通互动循环;加大培育力度,助力企业上市;支持私募基金,助推行业发展。
抓金融改革集成创新,促增长动力加速转换。探索跨境试点,提高金融开放“含金量”;加快绿色发展,突出绿色金融“含绿量”;鼓励创新研发,增强科技金融“含金量”。
抓金融服务多跨协同,促金融生态优化更新。聚焦招才引智,激发金融人才支撑力;打造特色载体,扩大金融品牌影响力;注重防范化解,夯实金融风险管控力。
金融会展中心。江北区委宣传部供图
全区已集聚各类金融机构近500家,其中区域性以上金融总部99家,涵盖近20种门类。实现了外资机构、成渝金融机构、金融科技、金融基础设施、等领域新突破。证券法人机构、汽车金融、地方资产管理等金融牌照全市独有。
数据显示,江北区近五年推动境内外上市企业6家,上市企业增至14家、占全市七分之一,获全市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单位激励。中新基金投资金融科技、生物医药等领域基金达21支。
4家基金公司获批重庆市QDLP试点资格、额度8.5亿美元,成功发行3支QDLP基金、总规模1.21亿元人民币,获批试点机构数量及对外投资额度均居全市首位。
消费“加新” 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首选区
3月21日,由重庆市体育局、四川省体育局、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第五届“巴山蜀水 运动川渝”体育旅游休闲消费季(重庆·江北站)暨江北区动感生活季在观音桥商圈步行街启幕。
2025年第五届“巴山蜀水-运动川渝”体育旅游休闲消费季(重庆•江北站)暨江北区动感生活季活动启动仪式在观音桥广场举行。江北区委宣传部供图
活动中,6个成渝体育产业联盟成员单位将携手推进“赛事互通、产业互联、消费互促”的合作机制,进一步加强成渝体育交流、体旅融合、消费联动,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体育消费活力。
此次活动,也是江北区不断探索体育与美食、旅游、文化等多元领域的深度融合,用消费助力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发展的有力体现。
北仓文创街区。江北区委宣传部供图
江北区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发挥区位、产业、开放多重优势,区委集全区之智科学提出“13457”总体发展思路,明确以打造观音桥世界知名商圈为牵引,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首选区,并以商圈为中心,拓展消费空间、丰富消费场景、培优消费环境、集聚全球资源,通过强化“三个带动”、把握“三个趋势”、健全“三个机制”,构建以商圈为中心、联动全域消费、辐射全球贸易的格局,加快商圈转型升级,奋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首选区。
强化“三个牵引”找准转型升级根本点。强化投资带动。构建层次分明、错位联动的地标建筑群、商业中心网、特色功能区,形成中環万象城-观音桥步行街-北城天街-北仓文创街-大九街-长安文化国际商业街的“大商圈”布局;强化开放带动。围绕“国际范”,依托果园港国家物流枢纽,搭建“铁水公空”多式联运体系,落地中新(重庆)跨境电商产业园、成渝RCEP跨境贸易中心等开放平台,建设投用中新(重庆)多式联运示范基地、商品车物流基地等配套项目;强化场景带动。推动商业与文化、旅游、体育深度融合和协同发展。
顺应“三个趋势”把握转型升级着力点。顺应差异化竞争趋势、顺应个性化市场等趋势,打造特色消费场景。
健全“三个机制”夯实转型升级支撑点。党建统领机制。组建观音桥商圈联合党委,覆盖商圈企业、协会、物业、市场、公安、城管等党组织;惠企稳企机制。创新“百千万”联系服务市场主体全覆盖机制,迭代升级“小江都能办”线上服务平台;市场联动机制。成立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商会,通过商会桥梁纽带,开展资源联享、活动联办、品牌联创三大主题活动。
多举措并行,亮点频现。如今的观音桥商圈产业集聚度“串珠成链”,商圈集时尚产业、市场街区、时尚文旅为一体,形成“全时段、全场景、全业态”商贸产业体系;消费引领性“多点开花”。消费供给呈现多样新场景、多元新业态、多种新体验;品牌影响力“火爆出圈”。观音桥商圈多次入选全国消费最火商圈、全国十大夜市商圈,以全市第一入选《中国商圈商业力指数榜单》;社会美誉度“全面提升”。先后荣获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全国优秀商业示范街等美誉。(任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