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教育

首届重庆教育国际交流年会举行

2025年04月18日15:45 |
小字号

4月18日,首届重庆教育国际交流年会在重庆举行。本届年会由重庆市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与“一带一路”西部教育国际交流合作联盟联合主办,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重庆市第八中学校、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常春藤教育集团、重庆市巴南育才实验中学校共同承办。

年会以“开放·融合·创新:全球视野下的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设置了开幕式、主论坛、平行分论坛及“一带一路”西部教育国际交流合作联盟座谈会等多个环节,来自国内外的400余位教育界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话国际合作新机遇,共谋教育开放新格局。

年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年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活动现场,重庆市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邓睿在致辞中表示,在全球化时代浪潮的推动中,教育对外开放已然成为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协会始终致力于搭建高质量国际交流平台,全力推动重庆教育国际化进程。本届年会正是集聚各方资源、凝聚广泛共识、探索发展路径的一次重要实践。

作为开幕式重要环节,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秘书长杨军作了主旨报告。他在报告中深入阐述了新时代民间教育国际交流的重要意义,强调教育对外开放是提升国家教育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关键举措。“通过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可以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创新,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提供有力支持。”杨军说。

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副主任金玲在讲话中指出,教育国际交流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协会在促进重庆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希望协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重庆建设教育强市、打造内陆地区教育开放合作窗口贡献力量。

主论坛聚焦教育国际化前沿议题,四川外国语大学校长董洪川以“关键语种与区域国别研究”为主题,提出通过语言互通推进文化互鉴,增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范国睿剖析了教育强国背景下的对外开放路径,倡导本土教育实践融合国际先进理念,通过引进优质资源、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提升教育软实力;重庆师范大学校长王国胤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国际化为切入点,探讨教育技术革新对跨国资源共享和个性化教学的影响;广西大学教授梁运文以中国—东盟合作为例,展示西部城市在区域发展战略中打造“教育+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

同时,在平行分论坛上,与会嘉宾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青少年中外人文交流”“深化多元合作,赋能‘职教出海’,共育国际化技能人才”“全球视野下的国际教育发展趋势与合作创新”以及“AI赋能基础教育:国际化视角下的教学创新与实践”等议题展开研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一带一路”西部教育国际交流合作联盟座谈会上,来自云南、四川、青海、广西、陕西、宁夏、新疆等省市协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深化合作、平台共建、项目协同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未来,重庆市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将以年会为新起点,持续提升重庆教育国际交流水平和影响力,助力重庆教育在新时代展现新作为,为教育国际化谱写崭新篇章。(潘珍净、晏红霞)

(责编:荚天宇、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