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城乡低保等救助保障标准连续16年增长
2025年04月19日09:45 | 来源:重庆日报网

4月18日,市民政局举行“重庆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系列专题新闻发布会。记者从现场获悉,我市城乡低保等救助保障标准已连续16年增长,5年来累计投入困难群众救助资金超过370亿元,保障了95万名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人员基本生活。
近年来,我市主要围绕三个方面深化社会救助领域改革,分别是低收入人口联合救助服务机制改革、全域推动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同时,我市加快推进“渝悦救助通”平台建设和应用,完善“大数据+铁脚板”工作机制,推动“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打造服务类社会救助阵地。去年,全市链接社会资源帮扶服务项目258个,资助118.19万人参加“民政惠民济困保”。
自2021年6月全面实施内地居民婚姻登记“跨省通办”“全渝通办”试点以来,我市推行公民婚育“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推动涉外婚姻登记档案查询“川渝通办”,截至目前累计办理婚姻登记“跨省通办”1.16万对、“全渝通办”9.85万对,公民婚育“一件事”3.5万余件。
殡葬服务方面,我市持续推进林地墓地复合利用试点,连续两年将公益性殡葬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市政府重点民生实事,近年来投入市级资金1.68亿元,新建火化殡仪馆1个、城市公益性公墓3个、农村公益性公墓30个。
社会组织管理工作也向“新”推进。近5年,全市新培育社会组织3500余家。同时,按照政府引导、专业运作、部门联动、社会协同的运营原则,在全市试点建设了10个社会组织服务联合体,累计盘活闲置国有资产19768平方米;安排500万元项目资金用于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在“一老一小”“一困一残”“一红一白”等方面引导社会组织承接基层公共服务项目,推动社会组织成为全市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有力支撑。(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张莎 实习生 范传龙)
(责编:盖纯、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网专稿
- 重庆市构建“空地警医一体”救援体系
- 人民网重庆4月18日电 (记者刘政宁)为大力推进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伤员救治体系建设,全力确保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危重伤员得到及时有效救治,4月18日上午,陆军特色医学中心、重庆市公安局交巡警总队、重庆市航空救援总队、重庆高速集团在重庆市渝北区龙兴通用机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启动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航空救援联动机制。 该机制旨在通过“空地警医一体”救援模式,整合航空救援、高速公路警务及医疗设施资源,突破地理与交通限制,构建覆盖全域、响应迅速、救治高效的立体化救援体系,竭诚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护航。…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