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教育

重庆科技大学科技兴农的“新花样”

2025年04月19日13:10 |
小字号

“颜值”变产值,一枝芍药孕育着经济脉动。

近年来,重庆市垫江县曹回镇徐白村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大力发展鲜切花产业。其中,芍药花作为该村的主打特色产品,不仅在本地市场拥有广泛影响力,还远销全国各地。

然而,由于传统手工分拣效率低下、人工成本高、分拣精准度差,严重制约了芍药花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重庆科技大学机械与智能制造学院主动对接当地需求,联合企业经过多轮调研与数据分析,提出基于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算法的分级技术方案。该设备能够根据花朵的形状、颜色、大小等多维度指标进行自动识别和分级。

通过进一步深度合作,学院团队在研发过程中不断优化,最终成功研制出一款适用于芍药花产业的智能分级拣选设备,形成专利集群5项。该设备一方面解决了传统分拣方式中人力不足、分拣误差大的问题,另一方面大幅提高了分拣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帮助企业实现规模化生产。

这一科研成果还通过产学研联合模式,向周边乡村推广,帮助更多的地方特色农产品实现技术升级和产业拓展,辐射带动区域农业产值提升超30%。

学院研发团队观看实验情况。重庆科技大学供图

为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助力乡村振兴,是地方高校的重要使命。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重庆科技大学机械与智能制造学院注重科研与教育的结合,建立起产学研联合的创新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学校组织研究生和本科生参与设备研发、测试与优化工作,学生直接参与到项目中,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院还与企业合作建立了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实习与就业平台,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一批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新农科”人才。

重庆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吴松表示,学校将以“技术引领、生态共建、全域协同”为发展导向,持续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未来,计划从三个维度深化布局:一是‌深化技术迭代与场景适配‌,依托智能算法优化与多模态传感技术升级,打造鲜切花智能分级拣选设备解决方案;二是‌构建全域应用生态‌,联合政府、行业协会与龙头企业,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生态圈”,推动技术标准制定与跨区域产业联动;三是‌强化政企校协同创新‌,构建覆盖种植、加工、流通全链条的数字化赋能体系,助力农业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品牌化跃迁。

机械与智能制造学院将以该项目为支点,探索“科技+产业+乡村”的振兴范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农业现代化样板,为乡村振兴注入可持续的“智能基因”。(晏红霞)

(责编:盖纯、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