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教育>>动态

红岩精神代代传 “让烈士回家”主题活动走进重庆一中

2025年04月26日17:28 |
小字号

4月26日,“弘扬红岩精神 争做时代新人——让烈士回家”主题活动在重庆市第一中学校拉开帷幕,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在此开启。

本次活动作为沙坪坝区“红岩文化周”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文史资料交接、展览参观、故事展演等多种形式,引导青少年深刻理解红岩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汲取奋进力量。

师生参观“红岩精神 永放光芒”主题展览。重庆一中供图

师生参观“红岩精神 永放光芒”主题展览。重庆一中供图

重庆一中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著名学府,7位红岩英烈曾在这里就读或工作。

“在凯旋的号声里,我们将会交换一个微笑。”这是烈士黄细亚充满希望的诗篇;易仲康曾在国民党特务面前大声疾呼“我无过可悔”;还有进步学生代表聂晶、韦延鸿、李承林,优秀教职员工代表陈以文和胡作霖。

他们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毅然投身改变国家民族命运的崇高事业,以实际行动践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用生命和鲜血凝结成了红岩精神。

主题展览参观环节,在重庆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专业讲解员的介绍下,师生们相继参观了历史图片、烈士遗物、手稿档案等珍贵文献资料。参观结束后,有一名学生记录了这样一行文字:“正是因为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了今日的美好生活,我们00后更应该传承红岩精神,接续奋斗!”

红岩英烈文史资料交接仪式。重庆一中供图

红岩英烈文史资料交接仪式。重庆一中供图

红岩英烈文史资料交接仪式上,重庆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将《民国聂晶写给大哥聂仲逊的信》《1949年黄细亚的诗稿》《民国胡作霖论报纸的新闻角度手稿》等3件文物及相关文史资料捐赠给重庆一中。这些资料不仅真实记录了峥嵘岁月中的英勇事迹,更将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这是铭记,更是传承。”重庆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二级巡视员朱立群表示,希望到场人员通过本次活动,回溯伟大红岩精神的历史背景、形成过程和科学内涵,感悟精神伟力,汲取信仰力量,坚定前进方向。

据了解,“让烈士回家”主题系列活动自2019年启动以来,秉承“送得到家、驻得下来、传得下去”的宗旨,先后走进上海、江苏、四川、陕西、山东等省市以及重庆市内22个区县,通过讲述英烈事迹、文史资料交接、情景剧展演、专题报告、主题展览等多种形式,把红岩英烈的事迹和革命精神送回他们曾经学习、生活、战斗过的地方。

红岩革命故事展演。重庆一中供图

红岩革命故事展演。重庆一中供图

随后,红岩革命故事展演在该校艺术楼礼堂上演。演职人员以诵、讲、展、演等鲜活的表演形式,带领师生穿越时空,重温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砥砺强国报国的初心使命。

其中“绣红旗”环节更是由重庆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演职人员和重庆一中学生代表共同完成,把演出推向高潮。

红岩革命故事展演。重庆一中供图

红岩革命故事展演。重庆一中供图

沙坪坝区是红岩精神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既留存着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独立奋斗的初心印记,又积淀着中华文明的文化根脉。沙坪坝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田婕表示,下一步,沙坪坝区将从三个方面全面深化新时代红岩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一是深化红岩精神研究阐释。系统梳理红岩精神的历史脉络与时代价值,推出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结合“红岩大课堂”建设开展专题研学,将红色基因融入青少年血脉。

二是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方式。在现有活动基础上,推动“红岩故事”数字化传播,推出线上展馆、短视频系列;鼓励文艺工作者创作红岩题材话剧、连环画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结合“红色物业”“社区思政课”等载体,让红岩精神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形成全域化、分众化传播格局。

三是推动红色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整合辖区红岩遗址、革命旧居等资源,联动文旅部门开发红色文创产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红色场馆运营,打造“红色文化+”特色街区,将精神传承与乡村振兴、城市更新相结合,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晏红霞)

(责编:荚天宇、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