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教育

从“田间”到“心间” 书写五育并举答卷

2025年04月30日16:58 |
小字号

近日,重庆理工大学理学院农场传来喜讯——由学生自主管理的种苗成功结果。

农场是活的数学课堂,学生在这里理解了“模型参数”如何转化为植株间距、“微积分方程”如何应用在番茄生长全过程。

理学院师生在农场劳作。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理学院师生在农场劳作。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据悉,作为理学院特色实践项目,“拓扑田园”要求学生以数学思维管理作物生长。本学期初,在学院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从选种、育苗到日常管理,全程参与农作物的生长过程。经过数月的精心照料,首批种苗顺利开花结果,品种包括番茄、辣椒等常见蔬果。

目前,信息与计算科学系的学生根据有限的土地资源,通过线性规划计算植株间距、肥料配比等变量的最优组合,使产量最大化。结出的首批果实将在理学院主办的“数学文化节”开幕式上分享给师生。

理学院学生利用手机软件测量种苗高度。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理学院学生利用手机软件测量种苗高度。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参与种植的2022级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唐学昆表示:“此次实践成果的取得,关键在于将最优化理论贯穿全程——从种苗抽芽吐蕊到最终开花结果的全周期培育,让我真切领悟到如何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更深刻体会到理论照进现实的力量。”

“农场不仅是一块实验田,更是一座连接课堂与生活的桥梁。”重庆理工大学理学院党委书记粟道平表示,未来,学院计划将农场成果用于校园食堂或公益义卖,进一步推广绿色环保理念;同时,面向全院开放劳动教育课程,将数学知识与蔬果养护、土地管理等实践课程相关联,让更多学生体验“从土地到餐桌”的完整过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在搭建农作物架子。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在搭建农作物架子。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重庆理工大学持续拓展劳动育人场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信仰领航班”联合研究生第三党支部,于4月28日在“材梓”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展“一日农场主”劳动实践教育活动。

30余名学生化身“农场主”,通过田间劳作、农技体验等形式,在春耕生产中感悟劳动精神,在躬耕实践中锤炼党性修养。田间劳作间隙,一场别开生面的党史知识擂台赛在田埂展开。众人积极投入、踊跃答题,扎实的理论知识储备在精准回答中得以展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将支部共建与劳动实践深度融合,是学院落实五育并举的创新举措,不仅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与战斗力,也让青年学生深刻领悟劳动价值,为“五一”国际劳动节增添奋斗氛围。未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将持续探索 “党建+劳育”教学新模式,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真本领。(晏红霞)

(责编:荚天宇、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