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万州:生命摆渡人的“三味”处方

深夜的病房走廊,监护仪的滴答声与护士的脚步声交织。
在万州区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2000余名护理人员以“精心为桨、暖心为帆、爱心为锚”,精心守护着患者的痊愈之旅,在第114个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走进这支多次荣获全国及市级护理专业大赛奖的团队,看看她们如何用专业与温情调配出独特的“三味”处方,让医疗有精度,亦有温度。
专业味——精诚之心待患者
凌晨1时15分,72床患者压抑的咳嗽声触动了护士小陈的神经,掀开患者紧捂的掌心,一滩鲜红的泡沫状血迹映入眼帘——“大咯血先兆”!
侧卧位摆放、气道清理、止血药物推注……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月落日升,患者生命体征已恢复平稳,而这样的生死时速,正是三峡护理团队的日常注脚。
“这是一支拥有96年历史的光荣团队。”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支团队有承载首批国家护理质控中心联盟单位、复旦大学循证护理基地、重庆市首批临床护理重点专科、重庆市专科护理质控中心渝东北分中心、重庆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临床实践基地等专业荣誉。
数据不言,专业不减。574名省级专科护士、1085名院内培养骨干,组建了12个特色专科护理学组。ECMO团队创造过连续72小时守护的记录;心衰超滤小组年干预危重病例超300例;“护士到家”的1000余次上门服务覆盖方圆50公里内的患者家庭。在6个专科护理门诊里,每年超1万次的服务是一个个重获新生的故事。
人文味——炽热之情敬生命
在儿童安宁疗护病房,8岁的小雨正用彩笔涂画着“梦想清单”:去迪士尼、摆摊赚钱……这个经历60次化疗的孩子,癌细胞已侵蚀骨髓。
护理团队为她定制了特殊的“圆梦计划”:把病房布置成童话城堡,用VR技术“游览”迪士尼,甚至在医院走廊搭建“彩虹小摊”。当小雨用虚弱的声音吆喝“卖糖果啦”,整个病区的医护都成了她的顾客。
以“尊重、奉献、合作、创新”为内涵,“六声服务”(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等)在这里被赋予更深含义。护士们记得每个孩子的生日,会为化疗脱发的小姑娘编织花环,还建立“家庭心理支持站”。
数据显示,安宁疗护团队已为47个家庭提供“临终愿望”实现服务,收到213封感谢信。小雨母亲说:“你们让最后的时光不再是倒计时,而是发着光的礼物。”
大爱味——护理之光暖人间
春日的午后,李护士将自制的驱蚊香囊挂在白血病患儿的床头。艾草、薄荷、当归的清香中,藏着这些“护士到家”服务者的巧思:采血时用卡通贴纸分散注意,换药时讲述绘本故事,甚至为长期卧床的孩子设计“太空探险”游戏。年超20万次的随访中,99%的满意度背后,是无数这样的温暖细节。
在渝东北片区,护理团队建立的“移动健康站”巡诊里程不断增加;针对留守老人的“记忆照护包”,用老照片、方言录音延缓阿尔茨海默病进展。温暖人间,创意工作护理患者心:“叙事护理”用970篇患者故事搭建心灵桥梁、“无陪护病房”实现24小时专业照护闭环 、ERAS护理措施让外科患者康复时间缩短30% 、“互联网+护理”使6000次线上问诊突破地域限制……
当问及护理的真谛,团队负责人展示了一封特殊来信。那位曾大咯血获救的患者,如今是医院志愿者,信中写道:“你们不仅救了我的命,更教会我如何点亮别人的生命。”这或许就是“三味处方”的终极奥义——用专业守护生命,用温情焐热人间,用大爱创造奇迹。(黄亚辉、李成敏、周力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