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区中华路小学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新路径

如何打造家校社协同育人平台,创新“五育融合”实践路径?5月9日,“看见汇流的力量”家校社协同育人学术会议在重庆市渝中区中华路小学举行。本次活动由重庆市教育学会、重庆市渝中区教育委员会指导,渝中区教育学会、中华路小学教育集团主办。来自全市各地的教育专家、中小学校长及家长代表等齐聚一堂,围绕“建设全国家校社协同育人示范基地”等议题展开深度研讨,共话新时代育人模式变革。
中华路小学党委书记朱永伦介绍,作为重庆市首批示范小学,学校以建设全国家校社协同育人示范基地为目标,在2022年即系统规划打造了“星联盟”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以“资源联享、课程联创、评价联动”的实践范式,让红岩精神根植课堂,母城文化走进家庭,开创馆校融合、亲子共学的育人新境。
据了解,该体系经过2年多实践以来,教育成效显著。学校入选全国首批“家校馆”协同育人联盟单位,家校社共育案例荣获全市典范案例成果奖。2024年,共育课程“渝中母城儿童友好创造计划”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相关成果受邀参展悦来美术馆美育交流展,教育科研成果惠及万千家庭。
中华路小学校长曾菁介绍,学校还倾力打造“百人百日讲坛”高端对话平台,目前已开了100余堂家长课堂活动。构建教师专业发展赋能体系,依托成长档案动态追踪、专家智库深度研讨等,助力教师实现育人能力的提升。接下来,学校将持续深化该体系建设升级,包括优化课程体系,进一步创新家校沟通机制,整合社会资源优化校内外教育的有机衔接等,充分发挥示范校的引领作用,为学生创造更丰富的学习和实践机会。
“今天这场学术活动,既是中华路小学教育集团校家社协同育人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渝中教育‘校校发展、人人出彩’价值目标的一次生动诠释。”渝中区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委主任肖方明介绍,2024年渝中区成功创建了全国校家社协同育人实验区,挂牌成立了渝中家长成长指导中心和59所“家长学校”。接下来渝中区将持续秉持“人文渝中 尚品教育”理念,进一步“联责任、联资源、联空间”,培育打造更具标志性和影响力的协同育人渝中范例。(姚於)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