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干流川渝段年均水质稳定达到Ⅱ类
两地河长制五年合作“成绩单”发布 联合巡河1200余次解决问题6000多个

四川、重庆同属长江上游,山水相依,81条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跨界河流将四川6个市、重庆12个区县紧紧相连。
5月8日,“川渝河长制五周年合作成效”新闻发布会在四川成都举行,两地水利部门及相关负责人就深化跨界河流联防联控联治、创新构建流域协同治理新格局相关情况作介绍。
关键词:协同治理
在全国首创设立跨省际川渝河长制联合推进办公室
“我们在全国首创设立跨省际川渝河长制联合推进办公室,统筹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协同治理。”四川省河长制办公室副主任、水利厅副厅长谭小平说,“川渝跨界河流联防联治模式”荣膺“2020全国基层治水十大经验”、国家发展改革委总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跨区域协作典型经验、成渝地区协同发展创新案例,入选2024年度四川改革典型案例,收录入《重庆经济社会发展蓝皮书》。
建立健全制度体系方面,双方签署《川渝跨界河流联防联控合作协议》,发布《川渝跨界河流管理保护联合宣言》,在联合巡查、联合治理、联席会议、联合执法、信息共享、问题处置、人才培养等10个方面深化合作,签署河湖长制合作协议100余个,累计召开联席会议125次,开展联合巡河1200余次,解决问题6000余个,推动流域构建形成上下贯通一体、左右岸协同治理的良好局面。
同时,两地开展“万名机关党员净岸巡河”“河长面对面”“河小青”青年志愿服务护河等多项活动,川渝3.6万名党员巡河巡湖4万人次,“河小青”开展护河活动3000余场次,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参与河道治理、保护水生态环境的浓厚氛围,经验做法获评机关党建协同服务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十佳案例”。
关键词:幸福河湖
25个川渝跨界国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
“我们坚持全域治理、精准治理、依法治理、重点治理,用幸福河湖建设助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谭小平介绍。
五年来,川渝联动开展污水“治三排”、河湖库“清四乱”、入河排污口整治、阻水片林排查整治等专项行动230余次,推进濑溪河、大清流河、南溪河等一批重点流域综合治理,携手破解川渝两地最复杂界河铜钵河治理难题,长江干流川渝段年均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水平,25个川渝跨界国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较实施川渝联合河长制前提高4个百分点。
针对跨界流域、农村河湖、中小型水库及城乡结合部小微黑臭水体等,两地开展省市级联合暗访5轮,发现并整改涉河湖问题429个,跨界河流整体面貌持续改善;
充分发挥“河湖长+”作用,健全水利、公安、检察院等部门联合执法、涉河湖重大问题调查处置等工作机制,联合开展执法行动100余次,相互移送案件线索16件,依法打击涉河湖违法行为;
共同投资11亿元,实施琼江治理项目96个,建成文化景观、亲水休闲等设施100余处,成功创建琼江省级幸福河湖,打造花漫琼江、彩虹滑道等景点,每年吸引游客超百万,生态价值转换明显。
两地还联合绘制《川渝跨界河流特性图表集》,实现跨界河流“一张图管理”;联合编制实施“一河一策”管理保护方案23个,发布全国首张跨界河流塘河健康“体检表”;在琼江(遂宁段)推进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先行先试工作。
关键词:持续发力
将聚焦7个方面,进一步提升跨界河湖治理效能
“我们将全面强化川渝河长制,以更有力的举措推进跨界河湖管理保护治理,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新动能,持续提升两地沿河群众因水而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重庆市河长办公室副主任、水利局副局长宋刚勇表示。
具体而言,两地将依托川渝联合河长制推进平台,探索试点建立河长联席会议和联合巡河机制,继续实行跨界河湖河长工作交接制度,实行问题“发现—交办—整改—销号”全链条闭环管理,全面推行“一河一策”联合编制、河流健康评价结果互认,合力创新“财政投入+社会资本+生态补偿”多元投入机制,进一步夯实川渝河长制协同一体的制度化、体系化根基。
宋刚勇说,《探索共建川渝幸福河湖》已列入20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集成式标志性重大改革清单,两地将以共建跨界幸福河湖为抓手,聚焦“安澜、生态、宜居、智慧、发展、文化、公众满意”7个方面持续用力,加快建成一批具有西部特色、川渝辨识度的幸福河湖,全面激发川渝毗邻地区河湖共建共保积极性,大幅提升跨界河湖治理效能。
与此同时,两地将加快推进数字化管河应用平台深度融通,重点探索推动川渝跨界河湖数据库、跨界河长协同工作台、跨界河湖数字孪生建设,聚力提升河湖治理管护数字化、智慧化水平。
针对基层河湖“最后一公里”问题,两地将通过联合巡河、联合执法消除责任盲区,加快建立起责任明确、协调顺畅、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基层河湖管理保护机制,推动实现河湖治理保护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多赢。
数读•川渝河长制五年合作成效>>>
81条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跨界河流,将四川6个市、重庆12个区县紧紧相连
开展联合巡河1200余次,解决问题6000余个
开展省市级联合暗访5轮,发现并整改涉河湖问题429个
两地3.6万名党员巡河巡湖4万人次,“河小青”开展护河活动3000余场次
长江干流川渝段年均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水平
25个川渝跨界国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
较实施川渝联合河长制前提高4个百分点(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刘翰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