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区县

渝中:“傅警官榜样工作室”创新校园治理模式

2025年05月16日17:17 |
小字号

榜样带动在社会治理中具有引领示范、凝聚共识、激发动能的独特作用。重庆渝中“傅警官榜样工作室”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诠释,其通过入驻校园,构建“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辐射链条,形成了“榜样引领—群体参与—治理升级”的闭环模式。

“问题洼地”变“治理灯塔”

渝中区望龙门区域是典型的“老城区”,大型批发市场集聚,呈现出人口多、流动大、产业密的特点。望龙门小学生源以流动人口子女为主,学生家长对学生教育的重视程度普遍较低,部分未成年人甚至因疏于管教误入歧途,曾被调侃为“问题洼地”。

2024年4月,由渝中区委宣传部、区公安分局牵头,朝天门街道、望龙门小学支持,望龙门派出所组建的“傅警官榜样工作室”在望龙门小学正式“营业”。该工作室由“中国好人”、望龙门派出所社区民警傅江丰领衔主理,设立专门的教室、规章制度,以及12名包括校长在内的教师、派出所所长在内的民警和街道干部等组成的复合型团队,并内设课程研发组、拓展教学组、校园矛排组、点亮咨询组,为学生们提供法律援助、心理咨询、拓展教学等服务。

走进“傅警官榜样工作室”,回音墙、图书角、减压舱……细节之中蕴含着温暖与力量。通过傅江丰的榜样带动,工作室将法治刚性与人本温度有机结合,推动法治服务从“末端处置”转向“源头治理”,从“被动兜底”转向“主动防患”。一年来,以“治未病”“手拉手”的方式,助力辖区未成年人犯罪率同比下降37%、辖区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5.3%,群众满意度达97.79%。

“‘傅警官榜样工作室’入驻学校以来,孩子们的精气神有了明显提升,就连老师们也感受到向上的力量,整个校园的风气更加清朗明媚。”望龙门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刘升平介绍,通过工作室对青少年教育的主动介入、超前“预判”、专业干预,不仅实现了从“被动护苗”到“主动育苗”的转变,也形成了“教育一个人、影响一家人、带动一群人”的良性循环,让校园成为辖区平安建设的“原点”、社会治理的“支点”。

榜样力量的校园守护“密码”

望龙门小学“育人生态”的转变,离不开一个榜样的带动,离不开一群力量的守候,离不开一策固本、多元共治的制度护航。

“傅警官榜样工作室”内,有学校的老师,有街道的同志,有社区的工作人员,也有派出所的年轻民警。课程研发、法治宣传、走访帮扶、心理疏导……他们积极发挥出1+1>2的协同效应。在全力构建育人生态的过程中,望龙门小学坚守主责,深度融合“傅警官榜样工作室”资源,实现教育责任与社会价值的双向赋能;望龙门派出所出人、出物、出钱,全力支持工作室建立和完善,主动牵头构建家、校、社、网、街道、公安“六位一体”工作格局;渝中区委宣传部全力联动榜样力量“进驻”,设立专项经费支持,不断扩大工作室“体量”;渝中区妇联联动工作室深入学生家庭,渝中区社会单位主动帮扶困难学生……

与此同时,工作室向各行各业优秀人物发出“邀请函”,更多“榜样”加入孩子们的成长:医生律师、企业模范、行业能手,国家队退役的运动员伍斌等成为“平安建设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外卖骑手廖泽萌讲述外卖路上的辛苦与感动,让许多孩子理解同为“配送员”的父母;残奥会冠军、独臂运动员廖克力跟大家打起乒乓球,用实际行动表达“永不放弃”的深刻含义。

“护航青少年成长不是一句‘空口号’,要有‘章法’,有载体。”傅江丰介绍,工作室着眼“风险预控”“长效免疫”,为学生定制“全周期防护”体系,推动未成年人教育从“救火式”到“防火式”转型。

截至2025年4月,“傅警官榜样工作室”先后为5名弱监护城市留守儿童家长协调就业岗位,将32名生活困难、工作对象家庭子女纳入重点帮扶,为1706名师生家长提供心理咨询、开展法律援助,持续送法“进校园、进家庭、进社区”,惠及群众5700余人。

选树先进典型 发挥榜样力量

近年来,渝中区紧紧围绕“立精神支柱、树价值标杆、育时代新人”目标,突出选树好、宣传好、践行好三个重点,持续完善先进典型培育选树和宣传学习工作机制,培育了国家级、市级等先进典型120余名。

2024年以来,该区以中国好人、重庆市岗位学雷锋标兵等榜样人物、先进单位为依托,在医疗卫生、政法战线、基层社区、窗口一线等不同领域启动建设了一批“榜样工作室”,常态化开展各具特色的实践活动,持续展现模范优秀品质、发挥榜样作用,渝中用实际行动滋养“好人文化”沃土,接续“大爱之行”。

下一步,渝中区将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完善先进典型培育选树和宣传学习工作机制,构建全领域、全过程、全方位的先进典型培育选树宣传格局,切实推动全社会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任峰)

(责编:秦洁、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