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区县

綦江区郭扶镇:土地整治“一子落” 带动发展“满盘活”

2025年05月16日17:55 |
小字号

高庙坝旅游度假区一角。孙治波 摄

高庙坝旅游度假区一角。孙治波 摄

省道307线篆坭路是重庆市綦江区郭扶镇交通大动脉,沿着篆坭路,如今处处可见秀美的田园风光和完备的休闲避暑设施,浓浓的烟火气息和旺盛的人气在小镇交融。

几年前,公路沿线带却不是这般光景。耕地碎片化、旅游设施配套欠缺、乡村生态景观质量低等,都是当地发展面临的问题。

变化在于2022年,该镇启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理念,重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对篆坭路沿途村庄整体推进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乡村生态保护修复及乡村历史文化保护,促进区域产业、生态协同发展,满足“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助力乡村振兴。

一组数据显示,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郭扶镇生态修复1320亩,恢复耕地350亩,新增建设用地13.6亩,年旅游人次突破71万,旅游收入达4200万元,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3.7%。

绿水青山间,一幅秀美的乡村生态画卷徐徐铺开。

整治荒山坡 引得凤来栖

游客在綦江区郭扶镇三塘村摇儿石拍照打卡。肖七妹 摄

游客在綦江区郭扶镇三塘村摇儿石拍照打卡。肖七妹 摄

5月15日早,薄雾在山间流淌,大地罩上了一层朦胧的“白纱”,一轮红日从对面的山尖缓缓升起。郭扶镇三塘村摇儿石,等候多时的游客,纷纷举起相机、手机,记录下美丽的云海景色。

“以前就是荒坡坡,从来没想到会有游客来。”郭扶镇三塘村党总支书记、主任邓世全说。

摇儿石成为了集体打卡“新宠”,事情的转机就在2022年。郭扶镇启动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对三塘村摇儿石至同心村沿线开展生态修复。“整理森林,平整土地,修建步道,安装休闲桌椅。”郭扶镇村镇建设服务中心干部龙书奇介绍,打出一系列组合拳,提档升级生态空间,形成生态价值。

从摇儿石出发,沿着崖边休闲步道,山风习习、松涛阵阵、鸟鸣声声,移步异景,让人心旷神怡。“没想到过去不敢去的悬崖边,现在却成了人潮涌动的风景带。”邓世全说。

整出一路好风景,带来发展新机遇。2022年,重庆市乡村旅游协会副会长陈珂,在摇儿石旁边租用群众的房屋,提档升级成“可留山居”民宿。2023年,十里悬崖露营基地开门迎客,一“帐”难求。

数据最有说服力。近三年,三塘村每年接待游客超1万人次,集体经济收入增加到174.47万元,群众人均收入提升到18200元。

改出好环境 激活新动能

改善后的民居和同心湖相映成趣。陈星宇 摄

改善后的民居和同心湖相映成趣。陈星宇 摄

从三塘村沿着省道307向前,便来到了同心村。同心湖边,车辆整整齐齐停在公路一边,三三两两的游客,沿着环湖步道,走走停停,嬉笑打闹,好不快活。

“不停咧,一溜烟就开走了。”同心村党总支书记、主任赵元金说,以前环境差,没办法,游客不愿意来,更留不住。守着好资源,换不来好价钱,赵元金经常摇头叹气干着急。

“同心村拥有森林、水库、凉风等优质资源,发展休闲避暑旅游得天独厚,就是基础比较薄弱。”龙书奇介绍,2022年底,启动同心村土地综合整治,重点优化人居环境。

窥一斑见全貌。在同心村岗上村民小组,水泥路升级为沥青路,道路两旁栽种了花草,映衬着一栋栋明亮的民居。“政府提供建材,群众自行投工改善环境。”龙书奇说,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村容村容貌得到极大改善。

“以前这里是残垣断壁、垃圾场,夏天路过都要捂着鼻子绕着走。”赵元金指着名叫“故事汇”的地方介绍,通过土地综合整治,清除垃圾,补种绿植,安装座椅,成为了群众休闲拉家常、民意收集、调解矛盾、决策协商的好去处。

村民钟秀成深有体会,自家的砖瓦房统一刷漆后,不仅美观,还能防水。“屋前同心湖修了步道,还安装了路灯,晚饭后去散步,安逸得很。”钟秀成喜于言表。

环境得到提升,游客不请自来。山水农家乐三楼的房间早已被游客预定一空。以前在沿海务工的刘世明,看到家乡的变化,将砖瓦房改造成两层小洋楼,游客络绎不绝。“2022年,引进业主在同心湖旁打造了‘遇水生情•幸福公社’项目,带来了人流、资金流,也增加了群众的收入。”郭扶镇宣传委员、统战委员黎媛介绍。

旧貌展新颜 发展再升级

游客齐聚高庙文化广场品尝僚人宴。陈星宇 摄

游客齐聚高庙文化广场品尝僚人宴。陈星宇 摄

打扫房间、准备食材、修整环境......近段时间,郭扶镇高庙村蓝天农家乐的老板贺应列开始忙碌起来。“12个房间,只有1个房间没订了。”贺应列说。

高庙村地处北纬29°,海拔1000-1200米,森林覆盖率达60%,夏季平均气温比重庆中心城区低10℃左右。2010年统一规划发展了高庙农家乐风情主题街,大力发展避暑休闲游。截止2024年底,以风情主题街为核心,周边已累计发展了144家农家乐,年接待游客超35万人次,增收1750万元。

游客多了,对环境的要求也更高了。

蓝天农家乐是进入主题街的第一家农家乐,贺应列是最早在此开办农家乐的业主之一,对高庙发展有发言权。“海拔高,雨水多,房间容易潮湿,各家各户搭建的遮雨棚花样百出,有帆布的,有铁皮的,十分杂乱,很不美观。”贺应列说,现在统一规划建设廊檐,既防雨水又好看。

不仅如此,该镇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对风情主题街的农家乐进行升级打造,整理零散的闲置空间,设置木栅栏,安放花箱,优化主题街环境,推动休闲旅游发展。

如今,升级后的高庙农家乐风情主题街,花草环绕,绿树成荫,整条街道装点得如诗如画,随处可见游客乐享清凉。

“我们将系统思考,突出规划引领,依托生态基底,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整治各种生态要素和基础设施,实现区域土地保护利用效益最大化,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助力群众增收致富。”郭扶镇党委书记易启义说。(覃宁波)

(责编:秦洁、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