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隆庙垭:6000余亩油菜喜丰收
2025年05月18日18:29 |

村民收割油菜。谢杰摄
近日,武隆区庙垭乡油菜种植基地,一把把油菜整齐地晾晒在田里,村民们谈笑风生,忙碌地抢割着油菜秆,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今年油菜长得最好,颗粒饱满,有史以来产量最高。”种植户李可元抹了把汗,笑着说。
他的话音刚落,旁边正在捆油菜秆的吴宏英接茬:“可不是嘛,出水田榨油坊老板王育说,今年的新菜籽出油率特别高,很划算哩。”
据悉,得益于新品种的推广、科学田管和适宜的气候条件,油菜长势普遍良好,油菜结荚密、籽粒饱满,亩产比往年多了近50斤,亩产近350斤;全乡6000余亩,预计总产量突破100万公斤,较去年增长16%,总产值预计突破750万元。
此外,随着高产高油新品种的普及和加工技术的优化,今年油菜籽的出油率也显著提高,从以往的35%提升至40%,进一步提高了油菜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庙垭乡不断探索实验推广抗倒伏、高产油品种,优化播种技术,加强病虫害防控,实行技术人员全程指导,采用无人机喷洒硼肥、配合测土配方施肥、有效提升结实率,为油菜丰产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采取“油菜+水稻”轮作模式,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保障了粮油双丰收。
庙垭乡深挖油菜产业多重价值,探索“油菜+”融合发展模式,将“油菜+观光”“油菜+研学”“油菜+农特”“油菜+文脉”等模式深度挖掘,形成“乡村产业+乡村文化+乡村旅游”产业链条,连续举办14届油菜花乡村旅游节,年均吸引游客超5万人次,推动庙垭纯菜油、老咸菜、庙垭米、武隆老腊肉、菜花蜜等农特产畅销,年均带动综合消费超1000万元,实现了从“单一卖籽”到“全链增值”。(谢杰)
(责编:秦洁、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