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医治疗危急重症”这场论坛在渝召开

人民网重庆5月23日电 (陈琦)5月23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危重症分会、重庆市中医院等单位承办的“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危重症分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渝举行,专家学者们深入探讨了中医急危重症医学的前沿动态与实践经验。
据了解,此次大会以“传承守正,创新发展”为主题,分为1个主论坛及脓毒症防治与脏器功能保护、经典传承与危重病救治、外感热病/疫病防治、循证医学/数智技术急救应用、急救护理创新、基层急救技术的应用实践、青年论坛—传承成长7个专题分论坛,内容涉及脓毒症救治、经典方应用、疫病防控、智能化技术等多个前沿领域。
会议现场。重庆市中医药学会供图
会上,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重庆市中医院院长吴斌介绍,中医急诊作为中医临床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应对急危重症、抢救突发危急病症的时代使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黄星垣为代表的重庆中医专家,率先在国内开展中医急症理论与实践探索,提出了“毒邪致病”理论,并研制出“清气解毒针”“参麦针”等代表性注射制剂,其主编的《中医急症大成》,为现代中医急诊学科建设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陈俊峰表示,急危重症救治亟需中西医协同,用大数据分析急诊诊疗规律,用AI优化方剂配伍等。他透露,学会将启动“中医急诊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让青年医生既懂《伤寒论》辨证,又能操作现代急救设备。
“重庆市中医院作为我院附属第一医院,长期扎根急危重症临床一线,形成了中西协同、急慢并重、内外合参的中医急救体系。”重庆中医药学院党委书记周建军表示,学院将继续高度重视医院发展建设,支持其在人才培养、科研平台与诊疗能力等方面持续提升,助力打造中医急救领域的“巴渝标杆”。
当天,国医大师陈绍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全国名中医崔应麟、梅建强、张西俭等专家深入探讨了中西医结合救治急危重症的创新路径,推动中医药在重症感染、多器官衰竭等领域的独特优势转化为临床实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网专稿
- 重庆打造12355区域中心站 护航青少年心理健康
- 人民网重庆5月23日电 (记者胡虹)为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共同打造具有川渝特色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直观地展现川渝共青团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成效,21日,2025年“心理疏导·青春治愈”川渝青少年5·25心理健康日主题活动在万州区举行。 活动主办方在万州第二高级中学活动现场布置了多个展区,包括“Mars数智心理沙盘”“AI智能心理识别预警系统”“12355心灵成长社”等。…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