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区举办“精彩中医药,健康惠万家”活动

5月24日至25日,由黔江区卫生健康委主办、黔江区中医院承办的“精彩中医药,健康惠万家”活动,以“夜市”为媒,将中医“治未病”智慧融入烟火市集,两天内吸引超5000人次参与。
“医生,我这肩膀能试试火龙罐吗?”晚上7点多,中医适宜技术体验区排起长龙,28岁的程序员张磊特意提早赶来。经医师辨证后,他体验了结合艾灸与刮痧的火龙罐疗法。“后背像敷了热毛巾,酸痛感立马减轻了!”
在现场,传统疗法精彩“出圈”,火熨术成“顶流”。62岁的李阿姨连续两天排队,称“比理疗馆更专业”;带着孩子的刘女士体验葫芦灸后,当场预约了小儿推拿服务; AI中医四诊仪科技感十足,年轻人扫描舌苔、脉象后,系统生成体质报告,医师现场解读,00后大学生王茜惊叹:“和APP算命完全不一样!”
“假期休闲——打一味中药!”“当归!”在猜谜区,10岁的小学生林林抢答正确,赢得一枚艾草香囊。活动方将《本草纲目》中的药材编成200余条灯谜,两天发放奖品超800份。
排队参与制作中药香囊。谭登帆摄
中医文化传承方面亮点纷呈:亲子协作碾药,家长与孩子合力研磨茯苓,老药工演示“铜缸捣药”绝活;真伪药材“大家来找茬”,市民王奶奶指着真假黄芪说:“以前买药只看价格,今天才知要认菊花心。”;国风游戏引流,投壶区身着汉服的志愿者讲解“中医与礼射”渊源,年轻人边玩边拍短视频,相关话题点击量破万。
“这汤圆居然有山楂陈皮馅,吃了胃里暖乎乎的!”美食区前,药膳汤圆展示区忙得满头大汗。数据统计,中药粽、茯苓糕等日均销量超2000份,部分产品开市1小时售罄。
香囊DIY“一桌难求”:艾草、薄荷等药材供不应求,工作人员连夜补货3次;中药首饰成社交货币:年轻女孩将拓印的银杏叶书签发朋友圈,配文“养生女孩的时尚单品”;八段锦“大型团建”,几十名市民跟随医护人员晨练,队伍从广场延至街道。
黔江区中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定期举办此类活动,让中医药成为市民‘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健康生活方式。”(谭登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