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区县

渝北:严把关口、精打细算 促进政府投资项目降本增效

2025年05月27日17:56 |
小字号

荣康路效果图。渝北区住房城乡建委供图

荣康路效果图。渝北区住房城乡建委供图

日前,连接空港园区至江北国际机场的荣康路正式通车,有效缓解了渝北该片区的交通压力。渝北区住房城乡建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能高质高效地完成,离不开渝北区创新构建的“嵌入式”全链闭环管理体系——不仅避免因过度设计增加工期,还累计节约资金665万元。

一般而言,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常会因设计图纸深度不够或自然、环境等不可抗力因素,需要发生设计、造价变更,从而增加工期和投资,这不仅降低了项目管理效率,甚至给工程建设滋生腐败留下了空间。

为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项目建设中的变更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项目廉政建设,渝北区住房城乡建委贯彻落实关于“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的决策部署,聚焦工程项目变更过程中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创新构建“嵌入式”全链闭环管理体系,严把关口、强化监管、精打细算,力求在保证工程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力促财政资金发挥更大效益,实现清廉建设与项目管理“双提升”。

据了解,为确保变更管理的规范科学,渝北区住房城乡建委成立设计变更管理专班,构建“专班会商+集体决策+领导审批”三级管控体系,跨科室组建了由12名技术骨干组成的专业审查组,并通过集体决策、交叉审核的方式,防范决策中的廉政风险。同时,关口前移对项目建设单位进行全程帮扶指导,保障项目实施的“平滑度”,创新“容缺受理+并联审查”机制,建立变更方案预审制度,从源头杜绝随意变更,堵上低价中标、高价结算的口子。

同时,该机制还打破部门壁垒,构建了由行业主管牵总,发改、财政联合审核,项目业主履行首要责任的“1+2+X”协同监管体系,开展“红黄绿”三色预警管理,对变更金额超合同价10%的项目实施重点监管。

“不唯增,不唯减,只唯实。”渝北区住房城乡建委有关负责人介绍,针对荣康路项目复杂地质条件引发的工程变更,设计变更专班创新采取分类处置机制:在桩基工程中,综合经济考量,通过多方案技术比选,将原混凝土回灌方案优化为人工挖孔桩,节约投资579万元、缩短工期45天;在边坡工程中,通过强化施工监测与动态管控,在确保安全质量前提下维持原设计,避免了不必要的临时边坡支护,节约投资约86万元。两项合计节约建设资金约665万元,总体缩短工期90天。

“砍”掉不实用的设计,“减”掉不合理的增项,优化工艺、严控造价.......通过近两年的探索攻坚,渝北区设计变更总量从2022年的109个下降至2024年的80个,变更投资增加金额由8亿元锐减至1.15亿元,降幅达86%,占合同总额比例从7%降至1.2%。2022年以来累计否决不合理变更53个,涉及金额超1000万元。2023-2024年累计节约财政资金5479万元,未批先建现象下降90%,恶意低价中标项目显著降低。(郑和顺)

(责编:秦洁、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