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品牌

中石油首个自主开发特高含硫净化厂投运

2025年06月30日15:01 |
小字号

6月30日,随着原料气日处理量达到400万立方米,中石油首个自主设计、建设、运营的特高含硫净化厂——天然气净化总厂达州净化公司调试投运成功,标志着中国石油首个自主布局开发的特高含硫整装气田全产业链在川渝正式诞生。

四川盆地历经多期构造运动,具有“满盆含气”的特点,目前发现的工业油气层超30套。达州净化公司所在的渡口河——七里北气田属于特高含硫气藏,硫化氢含量最高达到17.06%,是目前国内已投产硫化氢含量最高的整装气田。由于其地质成因及流体相态变化规律复杂、硫化氢具有强腐蚀性及剧毒性等特殊性,特高含硫净化装置的调试投运工作面临重重挑战。

净化厂航拍图。天然气净化总厂供图

天然气净化总厂隶属于西南油气田公司,生产指挥中心位于重庆市,下辖3个净化公司和4个净化分厂,分布在川渝两地7个区县,是国内最大天然气净化厂。

针对特高含硫净化装置具有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天然气净化总厂举“全厂之力”投入调试运行工作。总厂主要领导带队驻守、专家组全程指导、10余个职能部门扎根前线,并集结全厂工艺、设备、仪表等各专业技术技能骨干,在充分调研、反复论证基础上,持续优化设计制造,为调试投运工作保驾护航;紧扣装置实际,先后完成两台国内最大余热锅炉在线烘煮炉、主风机和尾气风机程序优化、余热锅炉自动排污系统整改等工作,为调试投运成功奠定坚实基础;深耕特高含硫净化技术,编制约30万字的操作规程、形成“1+1+N”投运调试方案,全力破解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瓶颈。

作业现场。天然气净化总厂供图

在调试投运过程中,总厂发挥净化技术、人才、管理三大优势,实现一次次突破。在大竹智能净化厂基础上,将具有“全面感知、智动操控、协同管理、辅助决策”特征的功能模块运用到建设之中,实现智能化与装置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用;硫黄回收和尾气处理采用具有中国石油自主知识产权且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综合制氢硫黄回收及尾气处理工艺,满足最新最严的尾气排放要求,是国内首套建设期实现全时段达标排放的净化装置,确保清洁生产;大力实施光伏发电、中压蒸汽发电等新能源项目,真正践行了“天然气+新能源”的绿色能源西南模式;坚持“人才强企”战略,结合技术技能人员能力素质三年提升达标工作,通过基础补强、拓展提升、岗位强化、实战演练4个阶段的渐进式精准培训,全面提升各岗位专业技能水平,锻造特高含硫净化“尖兵”。

调试投运指挥部。天然气净化总厂供图

达州净化公司投运后,天然气年处理量将超13亿立方米,年产硫黄32万吨,净化后的天然气进入国家管网输往长江经济带,将惠及沿线千家万户,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贡献力量。

下一步,天然气净化总厂将继续狠抓特高含硫净化装置生产运维、技术总结、管理提炼,并依托国家高含硫开采研发中心天然气净化现场试验基地攀向净化技术更高峰,为推动行业技术升级、满足国计民生能源需求、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赵明锐、秦莉、李宇)

(责编:盖纯、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