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政务推广

破解“老风湿”难题 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开设风湿免疫门诊

2025年07月01日11:55 | 来源:人民网-重庆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重庆7月1日电 近日,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重庆市老年病医院)(以下简称“市十三院”)一项创新的医疗服务模式正悄然改变着风湿免疫疾病患者的就医体验。该院新开设的风湿免疫门诊以中西医结合为特色,将优质的医疗资源下沉到社区,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诊疗服务。

中西医结合治“老风湿”

在市十三院风湿免疫门诊外,阵阵药香飘来。刚结束中药熏蒸治疗的黄永兰(化名)迫不及待地活动着双手:“现在揉面、包饺子都不成问题了!”三个月前,这位被类关节炎困扰十余年的患者,右手食指、中指关节还鼓起如蚕豆般大小的梭形肿胀,连拧毛巾都需家人协助。

市十三院中医科负责人、主任中医师李艳景在接诊黄永兰后,通过中医“望闻问切”与现代检测手段相结合,很快便为其确诊了类风湿关节炎。针对黄永兰血沉指数高达40mm/h的急性炎症期,医疗团队制定出了“生物制剂抑制炎症+中药熏蒸活血通络+康复训练”三联疗法。在多维度干预下,黄永兰的关节畸形明显改善,血沉指标回归正常区间。

患者在风湿免疫门诊就诊。曾英豪摄

患者在风湿免疫门诊就诊。曾英豪摄

“类风湿免疫性疾病包括关节炎、结缔组织病以及其他免疫性疾病等。这些疾病会导致关节肿痛、晨僵等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的情况,不及时干预还可能致残。”李艳景介绍,“针对这类疾病的复杂性,门诊采用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发挥1+1>2的效果。”

在西医方面,该门诊利用生物制剂、免疫抑制剂等现代医学手段,能快速控制炎症,缓解症状。在中医领域,该门诊则通过辨证施治的原则,采用祛风除湿、活血通络的中药进行治疗。这一方法不仅有助于减轻西药的副作用,提升整体疗效,还能从根本上改善患者体质,达到缓解疾病的目的。

据悉,为真正实现中西医结合,风湿免疫门诊建立了多维度协作机制。每周固定开展中西医专家会诊,共同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同时,西医诊断与中医“痹证”“湿热证”等分型相结合,精准用药。此外,门诊还融合了超声引导下关节腔注射等现代技术,配合中药外敷,进一步提升疗效。

他自愿为“蜂疗”当“活广告”

“被蜜蜂蜇一下就能治腿疼?这法子听着真稀奇!”家住重庆九龙坡区黄桷坪的黄明华(化名)轻拍着恢复如常的膝盖,曾对“蜂针疗法”质疑的他如今却自愿当起了“活广告”。

二十年的风湿顽疾让黄明华的双腿成了“晴雨表”,每逢重庆阴雨天,双腿便肿痛难忍,但这次家门口的门诊治疗却给了他意外之喜。

在市十三院风湿免疫门诊,医师为黄明华制定了“蜂针疗法+生物制剂”的组合方案。治疗台上,特制蜂箱里的中华蜜蜂振翅嗡鸣,医师用镊子轻捏蜂腰,在足三里、风池穴等穴位,将蜂针精准刺入皮下组织,整个过程不足60秒。“就像被蚂蚁咬了一样,没有多疼。”黄明华形容着治疗感受,而蜂毒中的肽类与酶类成分已悄然发挥抗炎镇痛作用。

患者在诊室接受“蜂针疗法”。曾英豪摄

患者在诊室接受“蜂针疗法”。曾英豪摄

“蜂针疗法是民间蜂蜇治病经验与针灸医术相结合而成的传统疗法,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主任中医师李艳景介绍,每只蜜蜂均来自医院标准养殖房,取针前需经消毒,刺入深度严格控制在2-3毫米。这种将传统刺络疗法与现代免疫学结合的创新疗法,使蜂毒中的抗炎成分直接作用于病变关节,配合西药生物制剂,形成了“快速抗炎+长效修复”的治疗闭环。

作为重庆市首批引进该技术的医疗机构,医院已建立完整的风险防控体系,让患者安全、有效地接受“蜂针治疗”。

社区联动 服务“老邻居”

据介绍,风湿免疫门诊自开设以来,所接诊患者中的大部分均为在周边生活数十年的“老街坊”。为破解“看病难”痛点,门诊构建起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全流程服务体系。

目前,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服务号挂号平台已开通类风湿免疫专病挂号通道,患者动动手指即可实现“精准就医”。针对老年群体智能手机操作不便的情况,该院门诊部提供了导医全程陪同挂号服务,同时实施“65岁以上老人凭身份证即可免除挂号费用”的惠民政策,并在诊室内配置老花镜、放大版指引标识等适老化设施,帮助“老邻居”们安心看病。

此外,风湿免疫门诊将超声诊断室、康复治疗区嵌入门诊室,患者无需奔波即可完成“检查-诊断-治疗”。不仅如此,门诊的服务半径从院内延伸至社区,除黄桷坪主院区外,还在九龙花园、两路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分诊点。

市十三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风湿免疫门诊将继续深化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拓展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质量。积极响应国家分级诊疗政策,与社区医院加强联动,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更多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胡虹、施懿)

(责编:秦洁、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