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区县

北碚:人大监督赋能 国资管理增效

2025年07月02日20:15 |
小字号

北碚区三树村小民宿。复兴街道办事处供图

北碚区三树村小民宿。复兴街道办事处供图

初夏的北碚偏岩古镇游人如织。“以前这老房子空了大半,现在改造成民俗咖啡馆,周末根本忙不过来!”商户刘大姐一边麻利地冲调咖啡,一边连声感慨。

从昔日“沉睡”的闲置资产,到如今日均接待超3000人的网红打卡地,背后是北碚区人大常委会以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赋能国有资产管理监督的生动实践。

2023年,面对偏岩古镇43处国有资产长期闲置、产权复杂、改造资金短缺的“老大难”问题,北碚区人大常委会启动“调研—审议—跟踪”全流程监督。组织代表、律师、专家组成评估组深入调研,精准梳理出“产权厘清难、业态规划散、资金筹措慢”三大堵点。在专题审议会上,17条代表建议被纳入区政府整改清单。区人大常委会持续跟踪督促,推动区政府引入专业运营团队,将闲置资产改造为非遗工坊、特色民宿等业态。仅用8个月,就实现资产收益增长30%,撬动金融资本2.5亿元,成功入选重庆市改革创新案例。

“问题导向—民主商议—跟踪问效”的监督模式,已成为激活闲置资产的“金钥匙”。

监督的深度决定了管理的精度。针对调研中代表反映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账实不符”“重登记、轻监管”等问题,北碚区人大常委会推动区政府运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整合升级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

如今,国有房产的实时状态,从面积、权属到租赁情况,均可动态更新、一目了然,如同为国有资产做“动态画像”。公共基础设施、文物文化资产等也全面纳入数字化监管,实现资产卡片动态更新与跨部门数据比对,资产处置效率提升40%。

“最直观的是复兴镇三树村小闲置校舍的处置。”区缙盛商业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系统预警显示该资产长期未盘活,区人大常委会当即督办,推动其改造为民宿,有效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目前,全区公共基础设施、文物文化资产等均已纳入数字化监管,资产处置效率提升40%。

确保国有资产在流转中保值增值,北碚区人大探索“嵌入式”监督模式。在今年6月备受关注的北碚区房管所4621套资产交易中,区人大财经委组建监督专班,并邀请审计专家,从评估机构选聘到交易方式确定,全链条对照“评估价不低于底价”“竞争性谈判流程合规”等标准逐项核查,最终保障了涉及金额逾7亿元的资产交易规范、高效完成。这笔资产后续将通过区属国企缙盛集团与阿里资产的合作平台进行有效盘活,首批102套住宅上线3天即吸引5000人次围观,体现了“互联网+”模式在资产盘活中的活力。

“人大监督+国企执行+社会资本”的协同模式,正在北碚多点开花。在蔡家组团,人大代表跟踪监督雍林雅苑105宗资产转让,推动其改造为保障性租赁用房,为企业招引人才提供配套,预计每年带动周边消费近千万元。

2024年,北碚区人大联动区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施“年度财会监督+专项检查”,推动区政府体系化梳理企业业务范围清单96项,加快非主业和非优势业务剥离,区属国企主业营收占比由67%提升至78.5%。

“要让每一分国有资产都花在刀刃上,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北碚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徐永德表示。为强化监督刚性,从2025年起,将每年六月、十一月定期听取全区国有资产管理重大事项确立为常态化制度,着力构建“审议报告+专项调研+第三方审计+跟踪问效”的全链条监督闭环,确保人大监督有力有效,国资管理提质增效。(王进、汪纪梅)

(责编:陈易、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