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农商行:让数据“跑起来” 数字平台赋能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中小微企业作为实体经济的“毛细血管”,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资产轻、融资难等问题一直是制约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瓶颈”。近年来,作为重庆本土最大的地方金融机构、全国首家“A+H”股上市农商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重庆农商行”),始终坚守服务实体经济主责主业,坚持数字驱动,强化数字平台应用,大力挖掘数据价值,不断创新信贷服务模式,积极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聚焦“资金流”,打造信贷服务新模式
2024年10月,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创新搭建的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下称“资金流信息平台”)正式上线运行,重庆农商行成为全国首批、西南唯一接入资金流信息平台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
据介绍,资金流信息平台通过为中小微企业建立资金流信用档案,动态反映中小微企业经营情况、收支状况、偿债能力、履约行为,实现了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跨行共享,帮助金融机构为中小微企业,特别是对于缺乏有效征信信息的“信用白户”企业精准画像、精准授信,助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接入平台后,重庆农商行积极加强资金流信息平台应用,通过企业资金流数据增信、精准滴灌,更加准确、全面、高效地评估企业信用状况,构建“资金流信用”信贷新模式,助力中小微企业获得融资。
重庆园创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受益者之一。据了解,该企业位于重庆市江津区双福工业园区,专注于摩托车和汽车零配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自2024年成立以来,该企业业务增长迅速,资金需求也进一步加大,但由于成立时间短且无征信记录,在传统信贷模式下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在走访企业调研过程中,重庆农商行江津分行引导该企业通过资金流信息平台为自身增信,基于平台提供的动态数据,发现该企业虽无传统征信记录,但资金周转稳定,回款周期合理,具备较强的持续经营能力。很快,重庆农商行江津分行迅速完成授信审批,给予企业600万元授信额度,并首期投放400万元,极大缓解了企业的流动资金压力。
“通过资金流信息平台授权,我们企业成功获得了银行的首贷支持,从‘信用白户’转变为有授信的企业,为我们企业持续融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企业负责人说。截至2025年6月末,重庆农商行已通过平台查询资金流信用信息报告14224笔,利用该平台授信企业超过2100户、授信金额近百亿元。
与此同时,重庆农商行还依托资金流信息平台数据,持续创新金融产品,积极为中小微企业融资提供融资便利。比如,该行创新定制的线上信用贷款产品——“流水贷”已上线运行,单户最高额度200万元。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流水贷已为300余户企业授信超过2.9亿元,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
打破“信息壁垒”,畅通企业融资新渠道
信息不对称是影响小微企业融资的一大障碍。近年来,重庆农商行积极落实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通过加强与“信易贷·渝惠融”“金渝网”等平台的数据链接,进一步强化涉企信用信息运用,创新融资产品、优化办贷流程,持续提升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比如,在重庆金融监管局支持下,重庆农商行积极对接该局推送的资金流水“白名单”企业,有效提升了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的精准性、及时性。
重庆旭柳贸易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劳保用品、五金器材销售的企业,也是重庆金融监管局推送的资金流水“白名单”企业。近期,重庆农商行在“信易贷·渝惠融”平台收到金融监管局推送的名单后,第一时间落实沙坪坝支行开展对接。了解得知企业正准备支付一笔货款并要发放工资,有一定的融资需求,沙坪坝支行工作人员随即向企业负责人洪女士推荐了该行线上税快贷产品。洪女士通过手机在线发起了申请,经系统自动审批,很快便获批了信用贷款、额度为155万元,并顺利完成了线上签约、用款等手续,贷款很快就到账了,解了客户的“燃眉之急”。
“下一步,我行将继续充分用好用活资金流信息平台以及‘信易贷·渝惠融’‘金渝网’等数字平台,深入推进企业信用信息数据赋能产品创新和服务升级,更好满足实体经济发展需求,全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为助力全市‘六区一高地’建设贡献源源金融力量!”重庆农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邹雨璠)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网专稿
- 川渝38馆联展启幕 百位艺术家精品亮相
- 人民网重庆7月9日电 (刘政宁、周小平)7月8日,“2025年成渝美术馆联盟学术季”在四川美术学院启动,作为学术季的重磅活动,由成渝美术馆联盟38家成员单位联合策划的“双城潮涌·美术馆之眼——2025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美术馆联盟提名展”同步启幕。 本次展览共集结了110位艺术家创作的120余件(组)作品,涵盖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装置、影像等多元类型,更有国内艺术机构推荐的国际艺术家作品同台亮相。…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