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教育>>动态

“积分变量”解“振兴方程” 重理工学子探寻沙坪镇共富密码

2025年07月09日18:28 |
小字号

在垫江县沙坪镇,一种名为“积分”的工具,正悄然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宏大篇章。近日,重庆理工大学“化雨润心 垫亮万家”社会服务践行团和“化育丹心垫征程 爱国筑梦耀巴渝”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深入此地,与沙坪社区基层治理联合党委副书记熊建展开深度对话。

从“积分超市”激活治理活力到万亩良田铺就产业蓝图,从非遗焕发新生到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实践团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亲身触摸、深入解码乡村振兴的“沙坪路径”。

熊建为实践团成员介绍“积分超市”。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沉浸解码:从“积分超市”触摸治理脉动

“这条街的变化,就是积分制最好的说明书。”站在如今整洁有序的街道上,熊建向围在身旁的重理工学子们回忆过往:曾经的“脏乱差”如何因“积分超市”蝶变为“净绿美”。

沙坪镇党委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在跨村党建联建工作机制引领下成立了沙坪社区基层治理联合党委。2023年创新推出的“基层治理积分超市”正式运营。这个被称为“重庆市首个基层治理积分超市”的平台,不仅是一个兑换物品的场所,更成为激活群众参与热情的“金钥匙”。

“积分超市”以行为积点、积分兑物、多劳多得为原则,将环境卫生整治、政策宣传、志愿服务等基层治理事项量化为积分。数据显示,2024年沙坪镇社区积分超万分,2025年仅半年时间就累积数千分。

实践团成员认真聆听,详细记录,不时追问细节。“群众为积分来,为集体干,参与度越来越高。”熊建的笑容让学子们深刻体会到,这根无形的“积分线”,如何将分散的民心拧成一股绳,激发出共建共享的磅礴内生动力。

溯源探秘:在“万亩良田”求解产业方程

治理的活力,最终要流向产业的振兴。“要让积分有价值,集体就得有实力。”熊建介绍,沙坪镇将积分制度与集体经济发展深度绑定,通过积分激励群众参与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形成“治理—增收—振兴”的良性循环。

实践团跟随他的脚步,深入广袤的万亩油菜基地。春日这里是壮丽的“金色海洋”,其背后则是与中国农科院、重庆中一种业合作的科技硬实力——从“一粒种”的研发到“一滴油”的榨取,完整的油菜产业链条已然成型。在300吨7D菜籽油加工示范基地,学子们嗅着油香,了解科技如何赋能传统农业提质增效。

更让他们赞叹的是“明月汖”品牌的创立。它像一面旗帜,统揽起菜籽油、金丝皇菊等特色农产品,通过积分超市兑换和电商直播,飞入千家万户,实现了19个村(社区)抱团发展、集体农户“双增收”。

熊建给实践团成员讲解“明月汖”品牌。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我们的油自榨,酒自酿,水都带着明月山的甜!”熊建的自豪感深深感染了实践团成员,他们用镜头和笔记,记录下科技驱动、品牌引领、三产融合的生动“产业方程”。

青春共鸣:于“共富图景”感悟振兴伟力

“去年种高粱挣了3万多,我们拿一半出来分红。钱虽不多,但大家脸上的笑容骗不了人。”熊建的话,道出了发展成果惠及于民的朴素真理。

学子们穿行在整洁的街巷,驻足于热闹的“积分超市”,远眺金色的油菜花海,倾听着溪流潺潺与村民笑语交织的和谐乐章,沙坪镇从“被动管理”到“主动参与”、从环境整治到产业兴旺、从个体发展到集体共富的壮阔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这不仅是“党建统领、积分赋能、产业兴村”模式的生动实践,更是中国千万乡村在新时代奋力前行的缩影。

实践团合影。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此行非走马观花,重理工学子们带着问题而来,怀揣思考深入。他们不仅是观察者,更是积极的解码者:通过深度访谈、实地考察、数据分析,他们努力剖析“小积分”何以释放“大能量”的内在机理——是党建引领下跨村联建的顶层设计,是“治理—增收—振兴”的闭环逻辑,是科技赋能产业的硬核支撑,更是品牌引领市场的创新思维。沙坪镇的“积分密码”与“共富方程”,为学子们理解基层治理创新、产业发展规律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无比鲜活的教材。

夕阳为万亩田野镀上金辉,也映照着青年学子们坚定的面庞。触摸着这片土地的强劲脉动,强烈的使命感在青年心中升腾:要将“沙坪智慧”带回课堂、融入研究,更要思考如何将这份宝贵的基层经验,转化为服务更广阔乡村的青春方案。(晏红霞、杨屏锦、郝江瑜)

(责编:盖纯、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