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湖2个产业创新综合体获批建设

近日,重庆市科技局公示“首批重庆市产业创新综合体(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主导型)拟建设单位”清单,明月湖2个综合体平台入选,分别是明月湖实验室(重庆新型储能材料与装备研究院)牵头的“先进材料产业创新综合体”,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牵头的“空天技术产业创新综合体”。
两江协同创新区联合产业孵化基地。两江协同创新区供图
产业创新综合体是由创新能力突出的科技型企业或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牵头,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创新资源和科创服务机构,以各方共同利益为基础,以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为保障的非独立法人实体。
据了解,此次共有13个产业创新综合体入选,涉及智慧医疗、具身智能、先进材料、智能制造等领域,将发挥大院大所产业创新作用,围绕“416”科技创新布局的创新赛道和未来产业建设,携手市场力量开展新技术新模式科技攻关,共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探索推广“楼上”原始创新、“楼下”转化应用的产业创新综合体。
明月湖实验室牵头的先进材料产业创新综合体将联合产业领域3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及服务机构,聚焦新型储能材料、轻量化材料、光电材料等主要方向,重点打造“科创大脑+未来实验室”核心载体,着力构建“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四链联动的协同创新生态,建成“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中试验证-产业转化”于一体的知识密集型创新综合体。
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牵头的空天技术产业创新综合体将聚焦国家重大战略、空天科技前沿技术、空天产业发展需求,依托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第一校”和产业链上下游单位优势资源,围绕空天材料与器件、能源与动力、飞行器系统与操控、AI+智能实验室四大领域,汇聚人才、技术、设备、数据等科技创新资源,有组织实施国际前沿技术、“卡脖子”技术或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带动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培养,吸引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研发投入,推动我市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同时,空天技术产业创新综合体还将探索打破传统体制、机制、限制和技术壁垒,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融合的创新生态网络,打造“西部领先、重庆辨识度”的创新成果,面向社会提供研发设计、产品定制、人才培养、成果转化、技术孵化、科技咨询等科技创新服务。
据悉,产业创新综合体分为科技企业主导型和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主导型两类。今年3月,首批科技企业主导型产业创新综合体建设单位出炉,重庆两航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牵头的“轻量化材料及低成本精密制造产业创新综合体”及明月湖智能产业科创基地牵头的“面向C端的创新性消费级智能产品科创孵化产业创新综合体”入选拟建清单,前者在产业链中深度嵌入技术攻关力量,打通堵点、解决痛点和难点,促进轻量化材料及低成本制造技术推广应用;后者围绕智能硬件特别是消费级智能硬件进行协同技术攻关,建成产学研一体化及人才链、资金链、创新链、产业链聚集的全方位产业创新生态,加速创新人才培养、科技企业孵化以及新产品的研发上市。(孙建和)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网专稿
- 重庆20区县启动江河洪水、城市内涝三级应急响应
- 人民网重庆7月9日电 (刘政宁、姚於)7月9日,重庆市应急管理局发布消息: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已于7月7日20时针对北碚区、渝北区、潼南区、合川区、铜梁区、大足区、荣昌区、江津区、沙坪坝区、巴南区、永川区、璧山区、綦江区、南川区、长寿区、涪陵区、梁平区、开州区、武隆区、九龙坡区、垫江县、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22个区县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根据最新雨水情变化,经加密会商研判,按照《重庆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有关规定,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决定于7月9日7时起针对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重庆高新区、江津区、綦江区、南川区、璧山区、永川区、大足区、铜梁区、潼南区、合川区15个区县调整为江河洪水、城市内涝三级应急响应,新增渝中区、大渡口区、南岸区、江北区、万盛经开区5个区县为江河洪水、城市内涝三级应急响应,荣昌区、长寿区、涪陵区、梁平区、开州区、武隆区、垫江县7个区县保持防汛四级应急响应不变。…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