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教育

南川:校社联动守护“国宝”黑叶猴

2025年07月10日16:42 |
小字号

暑假刚刚开始,多场别开生面的黑叶猴科普宣讲活动就在南川区青少年宫、西城街道东方红社区青少年之家和西城街道西大街社区青少年之家拉开帷幕。

黑叶猴科普宣讲。西南大学供图

黑叶猴科普宣讲。西南大学供图

原来,位于重庆市南川区境内的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重庆市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黑叶猴最北端的家园。为使南川区内的中小学生更了解黑叶猴并提升其保护意识,7月9日至10日,由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携手西南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共同策划黑叶猴科普宣讲活动,为暑期托管班的孩子们带来沉浸式生态教育体验,点燃守护“国宝”黑叶猴的热情。

活动分为知识传播和实践互动两部分,西南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科普宣讲小队成员通过生动宣讲,向孩子们揭秘黑叶猴的独特生物学特征——从幼年淡金色的毛发到成年乌黑发亮的外衣,从具有多种功能的灵巧尾巴到以树叶为主的食谱,更深入阐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意义。除此之外,科普小队成员还结合自身专业,向同学们介绍了小队之前开展的保护工作及应用的相关技术,包括使用无人机勘测黑叶猴生境、使用微生物测序手段了解黑叶猴肠道健康状况和对保护区内的居民进行走访调查等,呼吁同学们加入到保护黑叶猴的队伍中来。

黑叶猴科普宣讲。西南大学供图

黑叶猴科普宣讲。西南大学供图

在随后的手工实践活动中,学生们在帆布袋上细致勾勒黑叶猴的灵动身影,加深对其形态特征的认知。在黏土手工活动中,学生们运用超轻黏土创造“黑叶猴与它们的家”,方竹笋、杜鹃花等金佛山特色元素点缀其间,帮助学生们理解生态系统完整性。在标牌制作活动中,学生们设计制作动物园黑叶猴馆指示牌,对比思考自然保护区与迁地保护的不同路径与共同目标。

据了解,南川区近年来与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等高校校地合作,开展金佛山黑叶猴种群调查,记录研究了黑叶猴食性、生境选择、活动规律、生活习性等,运用智能化和网络技术建设“智慧保护区”,默默守护野生动物。

“我们希望通过孩子们的手和眼,把保护生态环境的种子种进心里。”活动负责人孙雅望表示,“金佛山不仅是物种基因库,更是生态文明的课堂。多方协作的科普网络,让实验室数据和保护区故事真正流动起来,最终汇成公众守护濒危物种的力量。”(袁杰、周久淞)

(责编:荚天宇、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