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郊铁路江跳线过江段过江大桥南主塔封顶

7月10日,由中建六局承建的重庆市郊铁路跳磴至江津线(圣泉寺至鼎山段)工程(下称“江跳线过江段”)迎来重要节点,其跨江轨道专用大桥南主塔顺利封顶,标志着项目进入建设“加速期”。
重庆市郊铁路江跳线过江段过江大桥南主塔封顶。中建六局供图
重庆市郊铁路江跳线过江段跨江轨道专用大桥主跨610米,桥塔为大倾角外张型“V形”桥塔,北塔高118米,南塔高114.5米。施工过程中,项目部管理团队创新多项技术工艺,采用智能化系统高效安全地保障项目建设。其中,南主塔位于长江堆积地貌,面临富水超厚卵石层等复杂地质挑战,项目团队采用旋挖钻机引孔后插打施工拉森钢板桩围堰的工艺,较传统围堰节省工期近2个月。
“智能造塔机的应用让高空作业更安全高效。”中建六局项目总工程师李阳介绍,该设备集成位移、温湿度等传感器,具备四项智能保护功能,极大地提高了主塔高空作业的安全系数,同时通过“智能监测+智能张拉”系统,让塔柱线形成型误差不超过2毫米。此外,主塔上横梁支架采用轻型π型支架,相比传统落地式支架大幅减少高空焊接工作,提高安全质量水平的同时节约工期约30天。
值得一提的是,该大桥横跨长江上游珍稀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减少对胭脂鱼、大鲵等60余种重点保护鱼类影响,设计采用大跨度桥型,使北岸桥墩避开水域,守护鱼类洄游通道与产卵场。
“从智能装备到数字管控,我们正打造市域铁路综合工程样板。”中建六局项目负责人代龙表示,项目集成桥梁、隧道、车站等六大专业,依托BIM+GIS智慧平台实现多业态协同,智能化监测中心24小时监控应力、气体等数据,确保工程质量安全与生态双优。目前,项目正全面推进北主塔、锚碇及东门广场斜拉桥施工,整个工程预计2027年底建成。
当天,中建集团2025年工程质量研讨及创建精品工程培训会也在渝召开,来自全国的百余名建筑业专家齐聚重庆实地观摩了重庆市郊铁路江跳线过江段项目南主塔、南锚碇、几江站(含盾构始发井)和圣泉隧道等关键工点,听取项目设计特色、施工难点以及质量管控、科技应用等方面具体措施的详细介绍。
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建成后,将与既有线路贯通运营,车辆、技术标准保持一致。两站将配套建设“P+R”换乘设施,进一步缓解江津城区交通压力,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网建设。(刘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网专稿
- 国航暑运在渝执飞41条航线 京渝快线每天14班
- 人民网重庆7月11日电 (陈琦、刘敏)2025年暑运已迎来出游高峰,来自中国国航消息,2025年暑运期间,国航计划在重庆执飞41条航线,包括32条国内航线和9条国际及地区航线。 国内方面,国航将持续升级快线体系,优化航班时刻,其中国航重庆-北京快线每天14班,国航与深航携手打造的重庆-深圳城市快线增至每天9班,快线旅客满足适用条件可以享受随到随走服务,提供便捷出行体验;加密重庆至上海虹桥、呼和浩特、福州、杭州、银川等航线,满足旅客出行需求;将安排宽体机执飞重庆-北京、重庆-上海虹桥、重庆-杭州等航线的部分班次。…
- 重庆20区县启动江河洪水、城市内涝三级应急响应
- 人民网重庆7月9日电 (刘政宁、姚於)7月9日,重庆市应急管理局发布消息: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已于7月7日20时针对北碚区、渝北区、潼南区、合川区、铜梁区、大足区、荣昌区、江津区、沙坪坝区、巴南区、永川区、璧山区、綦江区、南川区、长寿区、涪陵区、梁平区、开州区、武隆区、九龙坡区、垫江县、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22个区县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根据最新雨水情变化,经加密会商研判,按照《重庆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有关规定,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决定于7月9日7时起针对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重庆高新区、江津区、綦江区、南川区、璧山区、永川区、大足区、铜梁区、潼南区、合川区15个区县调整为江河洪水、城市内涝三级应急响应,新增渝中区、大渡口区、南岸区、江北区、万盛经开区5个区县为江河洪水、城市内涝三级应急响应,荣昌区、长寿区、涪陵区、梁平区、开州区、武隆区、垫江县7个区县保持防汛四级应急响应不变。…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