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教育>>动态

识骗局、当侦探、画盾牌 重理工学子为儿童加装“思想防火墙” 

2025年07月11日18:14 |
小字号

如何为少年儿童筑牢网络安全防线?7月9日,重庆理工大学车辆工程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走进九龙坡滩子口社区五洲书店,结合专业特色与基层需求,将“红色引擎”的动能注入儿童安全教育领域,通过知识科普、情境演练、创意绘画等形式,为社区儿童带来一堂生动实用的反诈必修课。

反诈小课堂。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反诈小课堂。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骗子最想要的是你的零花钱和爸爸妈妈的钱包!”“天上不会掉免费的游戏皮肤!”实践团成员化身“反诈小讲师”,以精心设计的PPT为媒,直指诈骗核心目的。他们层层拆解“中奖陷阱”“冒充熟人”“游戏交易”等常见骗局的“糖衣炮弹”,辅以真实案例警示,剖析受骗后果,深入浅出地传授“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的自我保护“金钟罩”法则,在孩子们心中筑起第一道认知防线。

知识讲解结束后,一场沉浸式“反诈大冒险”随即上演。在志愿者们设计的模拟场景中,孩子们变身为机敏的“小侦探”。面对“快递丢失理赔客服”的催促、“明星粉丝群管理员”的福利诱惑等精心布置的“陷阱”,孩子们活学活用,迅速识别破绽,勇敢说“不”。

“我知道!要验证码的都是骗子!”一位成功识破骗局的小男孩兴奋地喊道。这种寓教于乐的实战演练,有效将防范意识从“知道”深化为“做到”。

活动在充满创造力的手抄报绘画环节达到高潮。孩子们用斑斓的画笔,将反诈知识转化为充满童趣与深意的画面:警惕陌生来电的“钱包守护者”、戳破网络陷阱的“智慧少年”、坚不可摧的“防诈盾牌”与“安全堡垒”……一幅幅作品跃然纸上,鲜艳的色彩不仅是童心的表达,更是安全意识的萌芽与扎根。孩子们在创作中加深对反诈知识的理解,无形中构筑起属于他们的“智慧防线”。

手抄报绘画环节。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手抄报绘画环节。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小朋友绘画作品展示。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小朋友绘画作品展示。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守护孩子安全,就是守护国家未来。”学院相关负责人强调,此次活动精准聚焦社区儿童网络安全教育盲区,是高校智慧资源下沉基层、服务民生的生动实践。车辆工程学院学子巧妙发挥“红色引擎”的党建品牌引领作用,将服务社会的热情与专业特色相结合,从轰鸣的汽车引擎到无形的网络安全防线,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晏红霞)

(责编:盖纯、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