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教育>>高等教育

 重科学子“三下乡”:理响乡村 大“油”可为

2025年07月13日19:25 |
小字号

7月9日-10日,重庆科技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走进重庆市璧山区七塘镇将军村开展实践学习,通过理论宣讲、实地调研、科普教育、心理关爱、专业研学等多元形式,石油学子将专业优势融入乡村振兴,为区域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理论甘霖润沃土 宣讲声声入人心

7月9日上午,实践团在将军村委会议室以丰富多元的形式开展理论宣讲,将法治思想、红色精神与石油人特有的家国情怀送入田间地头。活动融合法治思想理论宣讲,聚焦农民权益保障与乡村治理现代化,用通俗语言解读政策法规,提升村民法治意识;上演“红岩精神”情景剧,以沉浸式表演再现革命志士的信仰与牺牲,引发强烈共鸣;开展“石油精神”主题朗诵,铿锵讲述铁人故事,诠释“爱国、创业、求实、奉献”内涵,传递能源报国担当;进行农村燃气安全与山区地质灾害科普,以生动案例和通俗讲解,提升村民安全意识及应急能力。

宣讲现场。重庆科技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供图

宣讲现场。重庆科技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供图

脚步丈量乡间路 聚智赋能促振兴

7月9日下午,实践团深入将军村、喜观村开展乡村调研,在莲花穴、乡愁幺滩等艺术院落中感悟传统民居与现代艺术的交融蝶变;在振兴驿站和乡村美术馆了解该村从产业薄弱到多元发展的振兴轨迹;在手工坊队员们亲身参与手工艺制作,体验从选材到成型的工匠精神,领悟将“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的振兴路径;在实地走访中,整洁巷道、卫生厕所、垃圾分类系统和硬化亮化的村道彰显了人居环境整治成效;在最后的座谈会上,当地村支书介绍发展规划与挑战,师生围绕农旅推广、产业链延伸、研学路线优化等议题建言献策。

调研活动。重庆科技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供图

调研活动。重庆科技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供图

心语筑梦启心程 青春护航伴成长

7月10日上午,实践团组织村里孩童开展“心语同行·筑梦成长”心理健康专题活动,通过四大特色模块助力青少年心灵成长:“心理成长雕塑”让孩子们用肢体语言演绎成长路上的困惑与力量,在表达中学习自我接纳,勇敢展现真实自我;心理健康知识宣教通过影像与案例方式呈现,引导孩子们认识、接纳、管理情绪,激发探索潜能;“心理飞行棋”以游戏形式传递情绪管理技巧,让孩子们在掷骰互动中体验积极心理暗示,实现压力释放、知识传递与社交赋能三重目标;团体创意绘画沙龙中,孩子们借“心理刮痧树”绘画倾诉心声,培育自尊自信人格。

心理健康专题活动。重庆科技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供图

心理健康专题活动。重庆科技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供图

井场研学拓视野 专业赋能育新人

7月10日下午,实践团走进川东钻探足213钻井平台,开启专业研学。在真实的钻井作业现场,队员们零距离接触现代化钻机设备,沉浸式体验严谨规范的井场作业环境。通过一线石油技术专家现场讲解,大家系统学习了钻井工程核心原理,深入了解了井场全流程安全管理体系以及行业前沿技术与发展现状。随后,队员们与扎根井场一线的校友代表进行了座谈交流,他们分享了从校园到井场的成长历程,以“过来人”的身份,为职业生涯规划、专业技能提升等问题,提供了宝贵的实战建议和行业洞察,极大地激发了队员们的专业认同与投身石油行业的热情。

钻井作业研学。重庆科技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供图

钻井作业研学。重庆科技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供图

推普助农架心桥 乡音共传展新貌

实践期间,为响应国家推广普通话、服务乡村振兴的号召,实践团通过“推普+科普”的创新模式,聚焦村民和青少年两大群体,开设了面向村民的普通话科普小课堂,通过模拟购物、问路、政策咨询等高频生活场景,一字一句耐心指导,提升日常交流能力;同时为青少年量身打造“小小解说员”培训和“石油科普”小课堂,练习讲述本村的风土人情、特色物产,化身家乡文化的“代言人”,既锻炼其用普通话自信表达家乡故事的能力,又融入专业特色普及能源知识,为将军村的人才培养和文化建设注入了新活力。

普通话科普小课堂。重庆科技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供图

普通话科普小课堂。重庆科技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供图

据介绍,此次重庆科技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以“理响乡村,大‘油’可为”为主题,不仅为石油学子们提供了一堂行走在田间地头的“大思政课”,也让他们真切感受到乡村振兴战略在将军村结出的丰硕成果。重庆科技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将始终坚守育人初心,引领广大青年把汗水洒在乡村热土中,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林果)

(责编:盖纯、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