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电力发展脉搏 重庆电专学子接力传承“三块石”精神

触摸科技脉搏,见证时代变迁。近日,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薪火潼光・电脉传承”社会服务践行团走进潼南区桂林街道双坝社区,开展以“电力薪火传,科技启新程”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他们通过VR技术穿越回电力匮乏的年代,借助无人机见证现代电力科技的便捷高效,让孩子们在趣味活动中感悟“三块石电力精神”的时代内涵。
践行团成员讲述“三块石电力精神”。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电力工程学院供图
“在艰苦岁月里,老一辈电力人穿梭于崇山峻岭间,靠人工架线、巡线,用汗水浇灌责任,以坚守点亮万家灯火,凝练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攻坚克难、敢为人先’的宝贵精神。”践行团讲解成员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给孩子们讲述着“三块石电力精神”,一段段感人的历史片段,让孩子们对老一辈电力人的辛勤付出肃然起敬。
随着讲解的逐渐深入,孩子们的目光被屏幕上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牢牢吸引。随后,践行团通过VR设备,将孩子们带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重庆山区老一辈电力人抢修工作的虚拟场景,让他们沉浸式感受电力匮乏时代的艰辛,理解“三块石精神”背后的力量,明白正是老一辈电力人的坚守,才换来了如今的光明与便捷。“那个年代,煤油灯的光昏昏沉沉,连巴掌大的地方都照不亮。电力人们要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摸黑抢修,连工具掉在地上都难寻见。”践行团讲解员讲解道。
VR设备体验电力匮乏环境。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电力工程学院供图
“以前人工巡线要爬几十米高的杆塔,还有可能在悬崖边上行走,既耗时又危险。现在有了无人机,十几分钟就能完成一片山区的巡检,遇到雷雨天气还能远程操控。”孩子们摘下VR眼镜后,一架电力巡检无人机缓缓升空,灵活地穿越在模拟架空线路之间,透过大屏幕可以清晰地看到高清摄像机实时回传的巡检画面,导线的细微磨损、绝缘子的微小裂痕,都能够看得清清楚楚。孩子们“啧啧”赞叹,这既有对现代科技的好奇,更藏着对“前辈吃苦、后辈创新”的懵懂理解。
通过VR体验中的徒步巡线与无人机智能巡检这一旧一新的对比,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了电力科技的跨越式发展。这些科技进步的背后,是一代代电力人对奋斗精神的接力传承。正是传承了前辈们的奋斗精神,电力人才能在技术创新的路上不断突破,让科技照亮更多角落。
展示电力巡检无人机。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电力工程学院供图
“以前电力工人太不容易,那么难都没被打倒,我以后遇到困难也不能怕。”孩子们踊跃地分享着自己的感受。从孩子们稚嫩的话语里,能够感受到他们对前辈的崇敬和对未来的憧憬。如今,这些孩子心里也埋下了属于新一代的火种,正随着这次活动的记忆,在心底悄然点燃,等待着在未来成为支撑起电力事业新征程的一股力量。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电力工程学院副院长龙洋表示,此次活动以生动的科技体验为桥梁,通过“过去与现在”的强烈对比,让曾经停留在书本上的“三块石电力精神”挣脱了文字的束缚,化作可触可感的现实图景,让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电力知识,更在心中播下了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种子。
据悉,“薪火潼光・电脉传承”社会服务践行团将持续开展此类活动,让红色电力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激励新一代接过精神接力棒。(张源、杨理、叶子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