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头条

错峰施工 贴心保障 科技助力

战酷暑 重点工程建设各有“凉”方

2025年07月17日07:50 | 来源:重庆日报网
小字号

七月十五日上午九点,西渝高铁控制性工程——北碚天府嘉陵江特大桥施工现场,中铁十一局的建设者正在进行桥梁上部结构施工。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七月十五日上午九点,西渝高铁控制性工程——北碚天府嘉陵江特大桥施工现场,中铁十一局的建设者正在进行桥梁上部结构施工。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夏日炎炎,热浪滚滚。连日来,记者走访我市部分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现场看到,建设者们战高温、抢进度,干劲不减。与此同时,各建设工地相继推出一揽子“凉策”,诸多人性化关爱举措为烈日下的建设者们提供保障,确保安全生产和工程建设两不误。

轨道交通24号线项目

驿站送“清凉” 错峰施工忙

7月16日上午9点,太阳炙烤地面,轨道交通24号线鹿角北站中铁二十局施工现场,电工周林大步跨进“轻松驿站”。他脱下反光背心,端起一碗绿豆汤“咕咚咕咚”喝起来。

鹿角北站是轨道24号线起点站,工程正处于收尾关键期,70多名工人忙着广场顶板钢筋绑扎、防水施工等作业。周林管理着站内60多个电箱,巡检时要背着4公斤重的工具包。他和同伴完成一次巡检,要花近两个小时。

“这个‘轻松驿站’安逸!”周林说。记者看到,12平方米的驿站里,空调“呼呼”吹着凉风,桌上摆着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保温桶全天供应解暑绿豆汤,自助冰柜旁不时有人扫码取冰镇饮料。

项目现场负责人夏祥保介绍,他们承担了24号线三站三区间的施工任务。为迎战高温,施工现场除了设驿站、开展防暑培训、联系定点医院以备应急救援外,还调整了施工时间,避开高温时段。

黄桷沱长江大桥项目

多重“清凉防线” 保障工人健康

“一号、二号、三号、四号卷扬机就位,二档准备启动!”7月16日清晨5点半,黄桷沱长江大桥项目施工现场,机械轰鸣声不绝于耳。负责主缆施工的谢学同站在100多米高的南主塔塔顶,熟练地用对讲机指挥调度两岸主缆施工。

头顶的阳光逐渐强烈,谢学同身后的机器也开始发烫。双重热源夹击下,他不一会儿就大汗淋漓。

中国铁建大桥局黄桷沱长江大桥项目负责人刘志介绍,连日高温,项目部安排工人提前上班、延迟下班、中午多休息,每天工作时间为5∶30至10∶30、16∶30至19∶30。

同时,项目部还为一线工人筑起“清凉防线”,配备了藿香正气液、清凉油、十滴水等药品,每日定点、足量供应电解质水、绿豆汤等解暑物资,休息区加装大功率空调、设专用纳凉点。项目安全管理部门还联合驻地医护人员,定期组织高温中暑预防与急救知识专题培训和应急演练。

目前,黄桷沱长江大桥主桥已进入上部结构施工,主缆索股架设工作完成三分之二。

渝万高铁项目

机器人上阵 工人少“蒸桑拿”

“有了‘铁甲哨兵’,巡检的弟兄们不用长时间待在‘桑拿房’里了!”

7月15日上午10点,灼热的阳光已让人睁不开眼。中铁十七局渝万高铁项目安全总监余辉操控着手中的终端,目光追随着“哒哒”驶入平顶丘隧道的“小黄人”——瓦斯巡检机器人。这个1.5米高的机器人,不到15分钟就完成了300米施工段的信息采集。

平顶丘隧道是渝万高铁关键控制性工程,位于丰都与涪陵交界处,全长8488米。目前,隧道虽已贯通,但仍有150多名施工人员忙着二次衬砌施工。

“连日高温,隧道成了‘桑拿房’。”余辉介绍,为应对施工区域瓦斯突出、软弱围岩、穿越水库等难题,项目部成立高瓦斯隧道施工技术科研小组,引入瓦斯巡检机器人替代安全员巡检。它不仅能实时采集传输隧道内的图像、温度、瓦斯浓度等数据,还可通过语音进行预警播报。以往隧道巡检需2—3人,一次耗时2小时,每天要巡查2次,如今,这些工作一个“小黄人”就能搞定。

为改善隧道内作业环境,项目部每天运送3批冰块进隧道,同时强化通风、加大洒水次数,隧道内原本约40℃的高温降至32℃左右。项目部还将“三班倒”施工调整为“四班倒”,大幅缩短工人作业时间。

重庆枢纽港产业园项目

冰镇西瓜+雾炮组合 降温又解暑

7月15日下午6点,中建六局混凝土班组工人徐天贵出现在重庆枢纽港产业园先进机电装备和物流产业园(一期)项目专家公寓B区工地,他要在这里工作4个小时,晚上10点收工。

徐天贵说:“高温容易导致混凝土强度下降,所以混凝土浇筑要维持5℃—30℃入模温度。为了控制温度,我们将浇筑作业改在了晚上。”虽然避开了高温,但暴晒后的工地仍然十分闷热,他上岗仅几分钟,前胸和后背就完全湿透。

项目生产经理杨和斌介绍,工地采取了分段作业制。除了混凝土浇筑工序,工人们普遍上午和晚间上班。同时,将冰镇西瓜、绿豆汤、电解质水直送工地,藿香正气液、清凉油随身配发,高温急救小组现场值守待命。

此外,项目在土石方工程中采用了雾炮降尘措施,共安装了4门雾炮,既降尘、增湿,也为工地带来一些凉意。(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廖雪梅 杨永芹)

(责编:秦洁、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网专稿
推动四链融合 《明月湖协同创新行动计划》发布
  人民网重庆7月16日电 (陈琦、刘敏)7月15日,由重庆市国资委、重庆两江新区管委会主办的明月湖协同创新生态大会举行。会上发布了《明月湖协同创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将聚焦实施“五大行动”,全力推动四链融合,进一步助推明月湖创新能级跃升。…
国航暑运在渝执飞41条航线 京渝快线每天14班
  人民网重庆7月11日电 (陈琦、刘敏)2025年暑运已迎来出游高峰,来自中国国航消息,2025年暑运期间,国航计划在重庆执飞41条航线,包括32条国内航线和9条国际及地区航线。 国内方面,国航将持续升级快线体系,优化航班时刻,其中国航重庆-北京快线每天14班,国航与深航携手打造的重庆-深圳城市快线增至每天9班,快线旅客满足适用条件可以享受随到随走服务,提供便捷出行体验;加密重庆至上海虹桥、呼和浩特、福州、杭州、银川等航线,满足旅客出行需求;将安排宽体机执飞重庆-北京、重庆-上海虹桥、重庆-杭州等航线的部分班次。…
重庆20区县启动江河洪水、城市内涝三级应急响应
  人民网重庆7月9日电 (刘政宁、姚於)7月9日,重庆市应急管理局发布消息: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已于7月7日20时针对北碚区、渝北区、潼南区、合川区、铜梁区、大足区、荣昌区、江津区、沙坪坝区、巴南区、永川区、璧山区、綦江区、南川区、长寿区、涪陵区、梁平区、开州区、武隆区、九龙坡区、垫江县、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22个区县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根据最新雨水情变化,经加密会商研判,按照《重庆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有关规定,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决定于7月9日7时起针对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重庆高新区、江津区、綦江区、南川区、璧山区、永川区、大足区、铜梁区、潼南区、合川区15个区县调整为江河洪水、城市内涝三级应急响应,新增渝中区、大渡口区、南岸区、江北区、万盛经开区5个区县为江河洪水、城市内涝三级应急响应,荣昌区、长寿区、涪陵区、梁平区、开州区、武隆区、垫江县7个区县保持防汛四级应急响应不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