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教育

重师“三下乡”:“吹打”韵里品清廉

2025年07月20日15:09 |
小字号

为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廉洁文化的互促共进关系,涵养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近日,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弘文·青廉”蒲公英社会实践服务团在执行院长凌孟华指导、团委书记康慧带领下,前往綦江区永城镇大兴村开展实地调研,与国家级非遗“永城吹打”传承人刘道荣面对面交流,在深度访谈、亲身体验中领悟“非遗”中的廉洁文化。

刘道荣与实践团成员合影。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供图

刘道荣与实践团成员合影。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供图

永城民间吹打文化源远流长,其中规模较大、影响最大的是刘家乐班。作为该乐班第十八代班主,刘道荣向实践团成员讲述了他与“吹打”结缘的故事。

刘道荣十岁就开始非遗传承之路,那时的他白天在学校上课,放学回家写完作业就开始跟着父亲练习。他不仅关注钟情民俗民风的群体,将传统曲目发扬光大,搬上国家舞台;同时还鼓励青年人创新,在传统曲牌的基础上融入唱词,加入锣和川鼓,登上综艺大观。

道荣讲解技艺要领。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供图

道荣讲解技艺要领。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供图

“‘吹打’最重要的就是顺应形势、顾好传承和创新两头。”刘道荣在回忆起“永城吹打”的繁荣发展历程时谈到,“永城吹打”能发展得这么好,得益于国家的重视,现在不仅有传承专项资金,还能够给予学徒帮扶资金、开办吹打学校等支持。

谈到师徒传承,刘道荣热忱地向实践团展现学徒学艺准则。“先祖创业成华夏,后人不忘爱国心。”从家国情怀角度警劝,诠释爱国守忠是传承之基的责任担当。“舍间不必争强胜,和睦相邻不相争。”从修身律己角度警劝,诠释和睦乡邻、正本清源的“清”亲之道。“赖有百姓护艺根,拒收厚礼馈真心。”从艺德坚守角度警劝,诠释感恩回馈、不贪私利的“廉”守之德。刘道荣勉励大学生要心怀爱国之心,勤学苦练、清白做人、干净做事,为祖国的复兴和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该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实践活动以“永城吹打”非遗为依托,紧扣“思政+实践”教育理念,引导青年学子在与传承人面对面的交流中,深切感悟非遗匠人淡泊名利、清廉守正的高尚品格,体会非遗里的清廉底蕴与家国情怀,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与廉洁价值理念。

据悉。未来,该学院将继续以“三下乡”实践活动为纽带,探索非遗传承与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融合路径,让青春力量在守护文化根脉、涵养清风正气中绽放光彩,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持久动力。(康慧、凌孟华、丁沐春)

(责编:秦洁、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