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社联动探索文化传承新路径
如何让千年文脉在新时代焕发生机?近日,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经济管理学院“经心筑梦文化行”与“向美承脉,青春筑梦”两支实践团分别走进重庆市潼南区双江镇仙鹅社区和九龙坡区黄正街社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学子以文化为桥,用青春之力激活千年文脉,探索校社联动的文化传承新路径,让传统文化深度融入市井生活。

实践团合影。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经济管理学院供图
古艺“织”新韵
让传统文化“活”在市井烟火里
在仙鹅社区,“经心筑梦文化行”实践团以“承古启新梦,扬文筑未来”为主题,精心铺展多元文化画卷。他们不仅通过讲座溯源经典名著与本土非遗,更将非遗技艺带到居民身边。剪纸的镂空巧思、漆扇的笔墨意境、扎染的蓝白晕染,让传统工艺变得可触可感。

剪纸作品。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经济管理学院供图
该实践团将温情融入传承,让传统文化“活”在市井烟火里。在敬老院,他们用红歌联唱、方言相声等形式唤起长者的岁月记忆;在爱心义卖中,他们将非遗手工艺品融成为传递善意的公益载体。线上直播累计吸引27万点赞。
在黄正街社区,“向美承脉,青春筑梦”实践团则从五大创新维度编织文化经纬。扎染工坊流淌着千年靛蓝技艺,簪花制作缠绕着古今审美;书法课堂上,孩子们认真写下人生第一个“福”字;脸谱彩绘则让关公的忠义精神跃然纸上。

实践团成员带领孩子们学写“福”字。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经济管理学院供图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该实践团成员冒雨重绘的百米涂鸦墙,巧妙融合防汛知识科普,成为社区新晋文化地标。非遗游园嘉年华上,外国友人提笔学汉字、体验投壶古礼,艾草香囊成化作文明交流互鉴的小小“使者”。“老手艺在青春里焕了新。”一位七旬剪纸艺人目睹孩子们的作品后感慨道。

非遗游园嘉年华。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经济管理学院供图
青春赓续文脉
校社共筑传承新画卷
活动期间,该院两支队伍推动千余名社区居民与传统文化展开深度对话。染着蓝靛的指尖、散发墨香的门联、回荡戏曲声的街巷,这些由青春与古老文脉共同勾勒的画面,正展现出校社共筑文化传承画卷的蓬勃力量。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经济管理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学院将以此次实践活动为契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足专业优势,积极探索传统文化传承与基层服务融合的创新路径,让青春力量在守护文化根脉中绽放光彩,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更加蓬勃的生机。(张源、李汶星、付婷)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